语音的高低同人们声带的长短、厚薄有关系。一般说来,女人和孩子的声带较成年男子的声带短些、薄些,发音时,在同一单位时间里,振动次数要多些,所以声音高。成年男子的声带较女人和孩子长些、厚些,发音时,在同一单位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少些,所以声音低。同一个人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是由于人们能够控制自己声带的松紧。声带拉紧,声音高;声带放松,声音低。汉语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由“音高”不同形成。例如:
兵——声音高而平;
强——声音由中升高;
马——声音由半低降低,再升到半高;
壮——声音由高直降到低。
2、音强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决定于音波振动幅度(即波幅)的大小。 音波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音波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
声音的强弱同撞击物体时力度的大小有关系。用力大,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用力小,物体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就低。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重音就是由不同的音强形成的。例如“莲子”与“帘子”中都有“子”,前者要读上声,后者则读轻声,由于两个“子”的音强不同,从听感上就能区别意义:前者有“籽实”之意,意义是实在的;后者意义较虚,属于附加语素。
3、音长
音(yin)长(zhang)(zhang),指声(sheng)音(yin)的(de)长(zhang)(zhang)短。声(sheng)音(yin)的(de)长(zhang)(zhang)短决定(ding)于音(yin)波持(chi)续时(shi)间的(de)长(zhang)(zhang)短。音(yin)波持(chi)续的(de)时(shi)间长(zhang)(zhang),声(sheng)音(yin)就长(zhang)(zhang);音(yin)波持(chi)续的(de)时(shi)间短,声(sheng)音(yin)就短。
音长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普通话中不太明显。方言中多有这种情况。
4、音色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语音的本质,所以又叫做音质。不同的音色是由于音波振动的形式不同形成的,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
音色的不同,大体是由以下三个条件决定的:
第一,发音体不同。例如锣和鼓都是打击乐器。锣是金属的,鼓是皮面的,由于是不同的发音体,它们有自己的声音特色。语音也一样,声带振动发出的音与声带不振动而由别的器官发出的音,音色就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例如二胡和琵琶同是弦乐,二胡用弓子拉,琵琶用手指弹拨,不同的发音方法,使它们的音色不同。语音也一样,相同器官发出的音,送气和不送气,就形成音色不同的两个音。
第三,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例如小提琴和二胡虽然同是用弓弦拉的乐器,由于小提琴的共鸣箱是扁平的,二胡的共鸣箱是圆筒形的,因而演奏时各具特色。语音也一样,口腔闭合一点或张大一点,发出的音是不同的。
任何声音(yin)都是(shi)(shi)音(yin)高、音(yin)强、音(yin)长、音(yin)色(se)的统一体,语音(yin)也不例外。音(yin)色(se)是(shi)(shi)语音(yin)中用(yong)来区别意义的最(zui)重(zhong)要的要素(su),在普通话中,音(yin)高的作用(yong)也特别重(zhong)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