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

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爱上海 > 教案 > 教育资源 > 九年级语文教案

孟子两章 教案

[移动版] 程泳淋

课文简析:

第一段: 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

齐国大臣庄暴对孟子说: 齐宣王告诉庄暴,说他自己爱好音乐,庄暴大概跟当时一般人看法一样,认为齐宣王好乐是贪图享受,会妨碍政事,所以不知怎样回答。他征询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如果齐宣王真的很爱音乐,那么齐国就治理得不错了。这个回答十分新颖,颇有吸引力。君王爱好音乐,对治理国家怎么会有这样大的作用呢? 这和一般人见解相反,正说明孟子见识不凡。他不纠缠枝节问题,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把齐宣王的好乐和齐国的政治直接联系起来。向齐宣王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

第二段: 写孟子就齐宣王好乐这件事,很自然地、因势利导地说服齐宣王要关心人民,“与民同乐”,实行仁政。

1.写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好乐”的事,为孟子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建立前提。

齐宣王接见孟子,孟子抓住这个机会,单刀直入,询问齐宣王是否告诉庄暴说自己“好乐”,由于当时君王好乐,遭到社会非议,所以齐宣王面有愧色,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而孟子却不责难,却肯定和安慰齐宣王,使他从困境中解脱,而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孟子趁势提出两个问题,步步诱发,使齐宣王不得不承认“不若与人”“不若与众”。“与众乐乐”只是一个比喻,孟子想用它来劝说齐宣王实行仁政,“与民同乐”。

2.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比说理,是孟子善辩的特点。孟子为了宣扬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促使齐宣醒悟而对齐国施行仁政,用对比的技巧,从正反两方面具体地描绘了两幅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画面,阐明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政治措施之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后果和反映。板书如下:

┌独乐乐 ┐            ┌父子不相见

│          ├不与民同乐=│

 国│与少乐乐┘  ↑   百│兄弟妻子离散

┤   对│比     ┤

 君│与人乐乐┐  ↓  姓│

│          ├与民同乐 =│举欣欣然

└与众乐乐┘  └而有喜色

写作特点:

一、抽象事物形象化,抽象道理具体化。

用“与人乐乐”“与众乐乐”等具体现象来阐明“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抽象道理;把不与民同乐和与民同乐两种后果和反映这种抽象的事物,进行了形象化的描绘,具体地阐明了是否关心人民,直接决定人心向背的抽象道理。

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对比、反复、排比。(略)

三、本文的论证方法:

孟子对庄暴说的那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实际上包含着一个前提: 他说的好乐是指“与民同乐”而并非“君王独乐”。只有充分肯定这个前提,下面的结论才可靠,才有说服力。孟子论辩的巧妙就在于他并不把这个“前提”硬塞给对方,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启发,诱导,使对方自己来肯定这个前提;或者说,通过设问,步步逼迫,使对方不能不承认这个前提。这种方法不妨称为“请君入瓮”法──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这是春秋战国时一般游说之士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好处在于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之中落入“圈套”,逃不了,挣不脱,只得就范。《公输》一文中墨子也曾使用这种方法使楚王折服。

主题思想: 国君应关心人们的疾苦,与民同乐,只有这样才能统治天下。

体裁: 议论文(对话体)──论证了一个道理“与民同乐”。

方法: 对比、设问。

四、对“与民同乐”的认识:

孟子处在战国时期,诸侯间的兼并日益剧烈。他看到频繁的攻伐战争和贵族阶级奢侈淫靡的生活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并从中看到了奴隶主政权的不稳固性,因而竭力主张实行“仁政”“王道”,甚至提出“君轻民贵”的口号,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人民的力量,同情人民的苦难。他的主张尽管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当时濒临崩溃的奴隶主贵族统治,但客观上对减轻人民的负担,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有利的。所以我们不能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四题。  孟子两章同步练习

孟子二章阅读训练       《孟子》《郑之鄙人》比较阅读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
���Ϻ�,���Ϻ�ͬ�ǽ�����̳,���Ϻ�Ʒ�� ����ҹ�Ϻ���̳,�Ϻ�419��̳,ҹ�Ϻ�������̳�Ϻ�ҹ����,�Ϻ�������,�Ϻ�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