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

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爱上海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南京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移动版] 佚名

5.给画直线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以手指为苦旦夕来书,字太难,恐遂废其一支
B.某以手指为苦,旦夕来书字太难,恐遂废其一支
C.某以手指为苦旦夕来,书字太难恐,遂废其一支
D.某以手指为苦旦夕来书字,太难恐,遂废其一支
6.翻译画波浪线的句子。
北州人有致达头鱼者,素未尝闻其名,盖海鱼也。
 
7.参照示例,分别概括第二、三封短信的主要内容。(不超过7个字)
【示例】第一封:告知好友手指疼
第二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三封短信写出了作者和梅圣俞的友情,下列句中表现的情谊与此类似的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B.(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张岱《湖心亭看雪》)
 
五、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大熊猫的优点
A.脸扁平;B.眼睛显得大;C.能够竖直坐立;D.能够玩弄小的物体;E.对人温驯而友好;F.活泼;G.体型圆胖;H.黑白分明;I.珍稀;J.价值连城。
(摘自《追踪大熊猫40年》,胡锦矗著,明天出版社2012年5月版)

(图片来自网络)
【材料三】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形象与中国的文化内涵高度契合。具体而言,大熊猫温和可亲,蕴含着温良、和平、团结之意;另外,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意。
《看熊猫》杂志特约主编谭楷认为,从美学角度讲,大熊猫是戳中了全人类的“穴位”。人类在美学方面是统一的,而大熊猫就是这高度统一的标志性动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熊猫更是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大熊猫架起了国际友好交往的桥梁,进一步展示了和平友善、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今天,人们不仅可以走进动物园观赏大熊猫,还可以阅读书刊,观看视频直播,随时了解大熊猫的生活。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无法完美展现word试卷内容及格式,为方便你学习参考,我们还为你准备了二次校对过的word文档及答案,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13.老人身患绝症,这在文中有多处暗示。请摘录其中的三句。
 
 
14.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应该叫“教太极拳的老人”,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
 
 
15.为文中的老人写一首小诗,题目自拟。(不超过6行)
 
 
六、名著阅读
16.班级组织读书分享会,你和同桌明轩积极参加。下面是明轩分享的内容梗概,你仿照她的形式,从初中语文教材推荐阅读的36部名著中选择一部,进行分享。
〖明轩的分享〗
我读《红岩》,初读吸引自己的是:箱子里明明带着的是山里游击队急需的药品,江姐却主动打开箱子,用欲擒故纵的办法躲过警察搜查这类的情节:再读让自己沉迷的是:江姐在狱中机智顽强、英勇无畏地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特别想探究的是:是什么样的信念,使江姐和她的战友们义无反顾,勇于牺牲?
〖你的分享〗我读《_________》,初读吸引自己的是:①_______________;
再读让自己沉迷的是:②____________;特别想探究的是:③____________。
 
七、作文
17.学校水池上方需要张贴一张指导学生有效洗手的说明,请你撰写。
要求:
①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②120字左右;
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18.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文学遗迹遍布,文学名家辈出,文学爱好者众多,文学氛围浓厚。近来,有关部门拟组织“文都少年行”征文活动,你积极参与。请以《______身边的文学踪迹》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动词,如“寻访”“发现”“话说”“小议”等,使题目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yuè
(2)经
(3)C
(4)示例:使人深受震撼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国乐节”中的“乐”指“音乐”,读作“yuè”。
(2)本题考查字形。
经典(jīng diǎn):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著作具有权威性的;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
B.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C.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D.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在此形容视听盛宴,应使用“眼花缭乱”;
故选C。
(4)本题考查造句。需要用“震撼”一词造句作为演讲稿的结尾;“震撼”在此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国内顶尖的演奏家、指挥家将聚集南京传播经典,弘扬文化,展现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定然使人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可造句为:使观众大为震撼。
2.(1)    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风又绿江南岸
(2)    然后有千里马    凭君传语报平安    安得广厦千万间
随机推荐
���Ϻ�Ʒ�� ����,���Ϻ�ͬ�ǽ�����̳,���Ϻ�Ʒ�������Ϻ�,���Ϻ�ͬ�ǽ�����̳,���Ϻ�Ʒ�� �����Ϻ�gmƷ��,�Ϻ�����Ʒ��,�Ϻ�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