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训练:赵丽宏《溃散的黑暗》
说明:本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原中考试题,第二部分为试题分析,第三部分为参考答案。
1我的眼前闪动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世界是一片无穷无尽的黑暗,然而它们执著地亮着,寻觅着旁人无法体会的光明。
2大约10年前,记者吴斐告诉我,上海盲童学校有一个盲姑娘,叫杜琼,喜欢文学,喜欢朗诵散文和诗歌,很希望得到我的书。这样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我把刚出版的散文诗集《人生遐思》寄给她时,心里纳闷: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怎么读书?
3不久,我就收到了杜琼的信。信很厚,是盲文,用针在厚厚的纸上刺出来,必须用手指来读,我当然读不懂。不过,信中附了她父亲的译文。她在信中告诉我:“我朗诵了你书中的很多作品,以后我把录音带送给你。”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盲文来信。
4她真的给我送来了录音带。那天,她由父亲陪着来到我家。如果事先不知道,我真看不出她是个盲人。那一双乌黑的眼睛,很神气地睁着,仿佛世上所有的光明都在她的视野里。她微笑着,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大声说话,客厅里回荡着她的笑声。她告诉我,她准备把这本书翻译成盲文出版。她这么说,我报之一笑。我问她,将来毕业了,准备做什么。她想了想,答道:“我很想到广播电台做一个播音员。我看不见,但我能说,可以把心里想的都告诉别人。我想搞盲人教育,譬如,教盲人学会用电脑,使他们能像明眼人一样面对生活。”她的这些想法使我惊讶,当时,电脑对大多数明眼人来说还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她竟然已经异想天开了。这是她的美好愿望,有愿望,总是好事情。对一个盲人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眼前的这个盲姑娘,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这些兴趣,能不能将她引向理想的光明境地呢?
5我听了杜琼朗诵的录音。她的声音柔和甜美,热情洋溢,对散文和诗的意境有独特的感悟。这声音里有一个中学生的天真烂漫,也有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憧憬,而这,决非一般的孩子所能表达。她的朗诵使我感动。
6过了半年,杜琼打电话告诉我,《人生遐思》已经由盲文出版社出版。这消息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不久,杜琼寄来了书。这是一本牛皮纸装订成的书,又大又厚,没有任何色彩,除了封面上几个黑字,其余全是用针刺出来的盲文。在我出版的很多书中,这是最厚重的一本,却也是唯一一本自己无法读懂的书。书的扉页上,杜琼用针刺了这样一行字:“愿您有更多的作品滋润盲孩子的心田。”我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看到它就想起杜琼热情洋溢的声音,想起她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想起一个盲孩子对我的期望。
7有时候,我很自然地会想象她的那个黑暗世界。在那个只有声音没有光亮和色彩的世界里,一个盲姑娘如何生活,如何思想?有一次,我问一个生性活泼、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她的年龄和杜琼相仿,和杜琼一样,她也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不同的是,她的眼睛能从容地观赏世间的一切,她的视野里一片光明。我问她:“假如你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你会怎么样?”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宁可死!”我心头一震。杜琼就天天生活在我想象的黑暗世界中,而她活得如此充实。生活和命运,把人和人塑得那么不同。
8杜琼初中毕业了。她比同龄的孩子更早面临选择职业、选择谋生手段的难题。在这样的难题面前,浪漫的幻想只能让位给严峻的现实。她考进了一个医疗推拿班,她要用一双灵巧的手,驱除病人的伤痛。她常常打电话,告诉我她的学业进展,有时候还忍不住把老师和病人对她的赞扬告诉我。我为她高兴。我想,她不仅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也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对一个盲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低的目标。不过我知道,在杜琼的心里,她那理想并未泯灭,它们还会像火星一样,在她的心里闪烁,只要有机会,这些火星就会燃烧成灿烂的火花……
9花了三年时间,杜琼以优异成绩从医疗推拿班毕业了。然而她还想追求她日思夜想的文学和广播。她想报考北京广播学院,被婉拒,想报考大学的中文系,也被回绝。她还找了广播电台,想去当一个专为残疾人播音的播音员,结果可想而知,依然是失望。她处处碰壁,只因为是一个盲人,只因为她无法浏览明眼人一目了然的世界。
10电话里,我想不出用什么话安慰她,倒是她安慰我:“没关系的,我可以自学嘛!”轻松的语调中,我感觉到的是辛酸和沉重。
11她作了一个使我吃惊的选择——报名参加前进业余英语进修学院。学院开始想拒绝她入学,可她发誓能和其他学生学得一样好。于是她和一群明眼的年轻人一起坐进了教室。一本厚厚的英语教材,500多页,她一行字也读不出来。怎么办?她花了几个月时间,请父亲帮她读,她自己动手,用针把所有的内容都刺成了盲文。期中考试,她考了90分,期末考试,她考了96分,在班里名列前茅。当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她的同学们对话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奇迹。
12四年前的一天,杜琼来电话,告诉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她已顺利通过美国一所学校所有的考核,并成为那所学校录取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盲人学生。她选择的专业是电脑。
13于是,一个盲姑娘,打起背包,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她生活了很多年却无法看一眼的城市,孤身一人踏上了艰难的异域之路。她在电话里和我告别时,我嘴里说着祝福的话,心里却在为她捏一把汗。从此以后,谁也帮不了她,一切全得靠她自己了。
14她到美国后的故事,大概可以写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在陌生的土地上,她睁大着她那双乌黑的眼睛,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没有人能阻止她追求理想的脚步。她被人歧视过,被人轻视过,也被人误解过,但是一次又一次,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是一个有骨气有能力有智慧的中国人,尽管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学会了电脑,完成了学业,做成了很多健全的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她赢得了所有和她接触过的美国人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们的钦佩和尊敬。每次通电话,我听到的都是快乐而生机勃勃的声音。有一次,她甚至告诉我,她正在设法设计一种供中国盲人使用的电脑软件。“我希望,有一天,国内的盲人也和我一样,借助电脑,和明眼人一样读书写作。这一天会有的。”她的语调,和很多年前她朗诵我的诗文时一样,甜美柔和,洋溢着热情,只是增添了很多自信。这时,我丝毫也不怀疑,她的设想,迟早会变成现实。
15以常人眼光来看,这位盲姑娘确实是奇迹的创造者。我常想,她想要证明什么呢?她只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想和常人一样,为这个世界增添光亮。对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来说,这是多么可贵。有些人,生着明亮的眼睛,却仿佛被黑暗包裹着,在窄小的圈子里举步不前。而在这个盲姑娘面前,无边的黑暗却无可奈何地溃散了。杜琼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努力,这个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对健全的人们如此,对残疾人也一样。
(文章有删改)
1.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采用了 。
2.在盲姑娘一步步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的情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盲姑娘准备把书译成盲文,我“报之一笑”;盲文《人生遐思》出版,我对她 ; ,我“为她捏一把汗”;她设法设计 ,我“ ”。
3.文中多次写到盲姑娘的声音,如“清脆悦耳的声音”。请再举出两例。
4.第⑦段写到了另外一个小姑娘,有什么作用?
5.赏析:
(1)结合语境,品析第14〇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妙在哪里。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中多次写到盲姑娘一双乌黑的眼睛,请你也来写写这双眼睛。(不要照抄原文)
8.请从课内外阅读积累中举一个与盲姑娘类似的事例。(不少于20字) (山西省中考试题)
试题分析:这是一(yi)篇写人(ren)的(de)记叙(xu)文(wen)(wen)。文(wen)(wen)章主要记叙(xu)了(le)盲姑娘杜琼以超乎常人(ren)的(de)毅力,为实现自(zi)己心中(zhong)的(de)理想,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追(zhui)求,最终获得成功(gong)的(de)成长过程,读来令(ling)人(ren)钦佩,给(ji)人(ren)鼓舞。
第(di)1、2两题(ti)(ti)是从对(dui)(dui)文(wen)(wen)(wen)本整体感(gan)知(zhi)(zhi)的(de)(de)角度来命(ming)题(ti)(ti)的(de)(de)。第(di)1题(ti)(ti)主要考查(cha)对(dui)(dui)文(wen)(wen)(wen)章记叙顺(shun)序的(de)(de)辨(bian)识能力(li)。作答(da)时,首先必须(xu)具备对(dui)(dui)记叙文(wen)(wen)(wen)文(wen)(wen)(wen)体知(zhi)(zhi)识的(de)(de)积(ji)累,即(ji)对(dui)(dui)顺(shun)序、倒序、插叙、补叙的(de)(de)特征有一个清楚的(de)(de)了解;其次要认(ren)真地通读全(quan)(quan)文(wen)(wen)(wen),并(bing)注意捕捉(zhuo)文(wen)(wen)(wen)中表(biao)示时间(jian)先后或(huo)事件发展的(de)(de)词语;第(di)三要认(ren)真读题(ti)(ti),准(zhun)确(que)理(li)解题(ti)(ti)意,譬(pi)如(ru):题(ti)(ti)目要求“从记叙的(de)(de)顺(shun)序看(kan)”,而不是从全(quan)(quan)文(wen)(wen)(wen)的(de)(de)结构看(kan),千万不要被文(wen)(wen)(wen)章第(di)1段所(suo)迷惑,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造成失分。第(di)2题(ti)(ti)主要考查(cha)理(li)清文(wen)(wen)(wen)章思(si)路并(bing)概(gai)括主要内容的(de)(de)能力(li)。作答(da)时,要在通读全(quan)(quan)文(wen)(wen)(wen)把握大意的(de)(de)基础上,着重弄(nong)清楚盲(mang)姑(gu)娘为实现理(li)想而不懈努力(li)的(de)(de)过程,及“我”对(dui)(dui)此所(suo)发生的(de)(de)心理(li)变化,并(bing)利用关键词语加以概(gai)括表(biao)述。
第3、4题是从对人物形象描写的角度来命题的。第3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把握能力。就题型而言,它属于读书方法题中的摘抄类试题。作答时,只要能认真阅读全文,并从中找出描写盲姑娘声音的文字,然后加以提炼取舍即可。第4题则主要考查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的辨识理解能力。答题时,要将描写“另外一个小姑娘”的文字与对盲姑娘的描写对照起来阅读,便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5题是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命题的。其中第(1)题主要考查对重要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并要弄清楚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即可。第(2)题主要考查对精彩语句的赏析能力。作答时同样要结合句子所处的语境,然后从句式特点或所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品味思考。
第6题是从阅读感悟体验的角度来命题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虽然其题干的表述为“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其实它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作答时,既要联系句子所处的语境,又要善于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还要能够辨识句子的表现手法(譬如本题中句子所用的“对比”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联想的方式进行思考。
第(di)(di)7、8题都是从阅读联想(xiang)和想(xiang)象的(de)(de)角度命题的(de)(de)。不(bu)过,第(di)(di)7题要求由(you)主(zhu)人公的(de)(de)外貌特(te)(te)征(zheng)(zheng)生发(fa)联想(xiang),而第(di)(di)8题则(ze)要求由(you)主(zhu)人公的(de)(de)典型事(shi)迹生发(fa)联想(xiang)。前(qian)者主(zhu)要考查的(de)(de)是捕捉人物(wu)外貌特(te)(te)征(zheng)(zheng)并(bing)进行准确描写的(de)(de)能力,而后者则(ze)主(zhu)要考查阅读的(de)(de)积累情况(kuang)及(ji)对事(shi)件的(de)(de)概括能力。这类题目的(de)(de)开放(fang)度较大,答案一般(ban)都是不(bu)唯(wei)一的(de)(de),只(zhi)要“内容接近”或“事(shi)例类似(si)”即可。
参考答案:
1.顺叙
2.刮目相看 孤(gu)身(shen)一人异(yi)域求学 供(gong)中国盲人使用的(de)电脑软件(jian) 丝毫也不(bu)怀疑(yi)
3.例(li)如(ru):生(sheng)机(ji)勃勃的声音;热(re)情洋溢(yi)的声音。(写句子也可)
4.运用对(dui)比的手法(fa),反衬(chen)(衬(chen)托、突出(chu)……)盲姑(gu)娘乐(le)观、坚强的品质(zhi)。
5.(1)“跌跌撞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在陌生的土地上被人歧视、被人轻视、被人误解的坎坷历程。(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chu)了盲姑娘(niang)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6.示例:有些(xie)健全(quan)的人,缺少理(li)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qu)。而盲(mang)姑(gu)娘有理(li)想,有抱负,积极乐观(guan),执(zhi)著坚强。她是我们(men)的榜样(yang)。(言之成理(li)即可)
7.示例:这双乌黑的(de)眼睛,透着光(guang)亮,闪着愉快的(de)光(guang)芒,仿(fang)佛世(shi)上一切的(de)光(guang)明都在(zai)眼中,是那(nei)样神气,那(nei)样睿智,那(nei)样执著。(内容接近即可)
8.示例: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zhei)部小说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