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guan)于书(shu)和(he)读书(shu),古往今来的许(xu)多人谈(tan)过,在(zai)我们这(zhei)一次的读书(shu)漫谈(tan)中,也有意识地展现了一些(xie)见(jian)解、认(ren)识和(he)感受。我们来集(ji)中听听另(ling)外一些(xie)人的意见(jian)吧。
这(zhei)些(xie)声(sheng)音,本来是不同时、不同地(di)而发出的(de),而现在,当它(ta)们都在我(wo)们耳边响(xiang)起的(de)时候,我(wo)们需(xu)要分(fen)辨的(de)是它(ta)们各自对于我(wo)们的(de)不同意义。
这些不(bu)同的(de)声音(yin),互相之间有共通(tong)的(de)部分,也存在差异(yi)、矛盾甚至是(shi)冲(chong)突。你会认同某(mou)种声音(yin),而对(dui)另外的(de)一种保(bao)留意见(jian)。
别的(de)(de)人也(ye)许和(he)你的(de)(de)看法又(you)有(you)所不(bu)同。下面这些说法的(de)(de)排列完全(quan)是无序(xu)的(de)(de),你如果需(xu)要有(you)一(yi)(yi)种秩序(xu),就只能自己动(dong)脑、自己用心,按照自己的(de)(de)标准赋予它们一(yi)(yi)个(ge)(ge)秩序(xu)。对于(yu)每一(yi)(yi)个(ge)(ge)人而言,这个(ge)(ge)秩序(xu)和(he)其(qi)中的(de)(de)涵义都是不(bu)一(yi)(yi)样的(de)(de)。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1924):
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够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英国达雷姆大主教理查德·德·伯利(1281—1345):
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法国哲学家阿兰(1868—1951):
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英国诗人(后入美国籍)威斯坦·休·奥登(1907—1973):
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时他却意译。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
中国诗人何其芳(1912—1977):
或是昏黄的灯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册杰出的书,你将听见里面各个人物的独语。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
旧书店里的书是野书,无家的书,它们像一大捧各色各样的羽毛一样凑到一起,有着图书馆里那些驯顺的书卷所缺乏的魅力。
此外,在这种任意混杂的伙伴堆中,我们还可能碰上某个全然陌生者,而它,如运气的话,可以成为我们在这世界上的最好的朋友。当我们从上层的一个书架上,探手取下某本灰白色的书时,被它那破败和废弃的氛围所诱引,总是会产生一种希望,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碰上一个百年前的男人:
他正骑着马出发去探索米德兰和威尔斯的羊毛市场。这是一个无名的旅行者,他滞留在客栈里,喝着他的酒,注意着漂亮的女孩儿和严肃的顾客,出于纯粹的喜爱,生硬而费劲地写下了所有的一切(该书是由他自费出版的)。
这书极其罗唆、忙乱和实实在在,所以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形下,那蜀葵和干草的特殊气味以及他自己的画像已渗流于其中。而那画像是如此地出色,故而使他在心灵的角落里将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安瑟伦(1033—1109):
把一本书置于一个无知者的手中,就像把一柄剑放在一个顽童手中那样危险。
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
见课文《谈读书》
美国思想家拉·爱默生(1803—1882):
在图书馆里成长起来的温顺的年轻人相信,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所发表的观点是自己的责任;但他们却忘了西塞罗、洛克和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图书馆里的年轻人。
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
当我在读书中遇到某些费解的地方时,我从不一味冥思苦想;倘我尝试一二次后仍不得要领,我就把它甩开。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死啃它们,无异于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我的思维机器只在初始时才敏捷活跃,而那些不能令我当下关注到的东西,不能靠持久来解决。没有灵感,我的思维就会枯竭。
过分地执著于某物,只会使大脑疲惫不堪,陷入混乱,我的眼睛也会变得模糊不清。我必须把注意力暂时移开,而后再回过头来不断地看看。
一如我们在看一件耀眼的红色衣服时,总是先把视觉稍稍移开,然后再不断地瞥上几眼。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1881—1942):
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密切,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世界。
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
印刷术自从在书籍里找到它的(de)避难所(suo)并(bing)由(you)此(ci)实(shi)现了一种自治(zhi)的(de)存在之(zhi)后,如今(jin)正被(bei)广告(gao)无情(qing)地(di)拖(tuo)到大街上,残酷地(di)置(zhi)于经(jing)济的(de)混乱无序(xu)的(de)统治(zhi)之(zhi)下。
印刷术正在(zai)痛苦地(di)学(xue)习以新的(de)样(yang)式存(cun)在(zai)。若干世纪以来(lai),文字经(jing)历了从直立慢(man)(man)慢(man)(man)躺倒的(de)过(guo)程(cheng):最(zui)初是直立在(zai)碑石上,之(zhi)后(hou)半卧在(zai)倾斜的(de)书(shu)桌(zhuo)上,最(zui)后(hou)终于在(zai)印刷书(shu)籍的(de)床(chuang)上躺下来(lai)。
而今天,文字(zi)又开始慢(man)慢(man)站了起(qi)来。人(ren)们看报纸更(geng)多地是垂直地拿(na)着从上向下读,而不是平摊在书桌上读;而电影和广告则以一种(zhong)独裁的强(qiang)制(zhi)方式把文字(zi)竖立了起(qi)来。
生长在这样(yang)(yang)一个时代里(li)的(de)(de)孩子,如果(guo)他在接触书本以前看惯了(le)如此千变万化色彩斑斓的(de)(de)字(zi)母,我(wo)很(hen)怀疑他还有兴趣读懂(dong)书籍里(li)古朴刻板的(de)(de)印刷文字(zi)。像蝗(huang)群(qun)一样(yang)(yang)到处泛滥的(de)(de)印刷字(zi)遮蔽(bi)了(le)城市的(de)(de)太阳──文人的(de)(de)光(guang)芒,而且随着时间的(de)(de)推移会越来越密集(ji)。其他的(de)(de)商业行为则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