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

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爱上海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上册语文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移动版] 佚名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梅山中学姜书莉命题 教研中心陈祥俊修订

班(ban)级(ji)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训练重点:①重视熟读、背诵;②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③注意古今语言和文化差异。

一、语言积累(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1)蜀之鄙有二僧( ) (2)贪者语于富者曰( )

(3)子何恃而位 ( ) (4)以我酌油知之 ( )

(5)山岛竦峙( )( ) (6)可汗大点兵( )( )

2.根据注音,在横线上填出汉字(3分)

(1)不闻机(zhù)______声 (2)朔气传金(tu)______(3)东临(jié)______石以观沧海 (4)决(zì)______入归鸟(5)惊起一滩鸥(lù)______ (6)南市买(pèi)______头

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8分)

(1)蜀之鄙有二僧( ) (2)西蜀之去南海( )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4)愿为市鞍马( )

(5)次北固山下( ) (6)会当凌绝顶( )

(7)学而不思则罔( ) (8)思而不学则殆( )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有些特别,请加以解释(4分)

(1)对镜帖花黄 帖:________________

(2)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________________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

(4)路转溪头忽见 见: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5分)

(1)《为学》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杜甫是________代伟大的诗人,有________之称。《望岳》以“________”字为诗眼。

(2)《木兰诗》是北朝________,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精神,以及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

(3)《观沧海》以“__________”字统领全篇

(4)“如梦令”、“西江月”都是__________名。

6.根据上下文填空(6分)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晚归舟,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风中一帆悬。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

(5)明月______________,清风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诗歌,回答7—10题(16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户( ) (2)红妆( )(3)著( ) (4)云鬓( )

8.翻译加横线的诗句(4分)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全诗看本段属于________(A详写,B略写)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分析“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一段中所用的修辞手法(fa)及在表达(da)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为学》选段,回答11—16题(10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人之立志 ( )

(2)可恃而不可恃也 ( )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

12.下列句中标有序号的三个“之”字,其中有两个的用法相同,它们是( )。(1分)

(1)西蜀之(A)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人之(B)立志,顾不如蜀鄙之(C)僧哉。

13.下列句中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1分)

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1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句中的“蜀鄙之僧”指的是( )。(2分)

A.富和尚 B.穷和尚 C.富和尚和穷和尚 D.泛指一般和尚

15.选出正确的译句(2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A.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B.西蜀距离南海,谁知道有几千里路。

C.从西蜀出发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D.从西蜀出发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距离

16.《为学》一文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则古文,回答17—19题(12分)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7.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A.执:___________________

B.俄:___________________

C.老父:_________________

D.中截:_________________

18.解释文(wen)中画“ ”的(de)句(ju)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则笑话讽刺的是谁?讽刺什么现象?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0分)

题目:读《为学》有感

要求: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学习《为学》的感受,400字左右。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

1.bǐ yù shì zhuó sǒngshì kèhán。

2.(1)杼,(2)柝,(3)碣,(4)眦,(5)鹭,(6)辔。

3.(1)边境,(2)距离,(3)运行,(4)买,(5)停泊,(6)登上,(7)迷惑,(8)疑惑。

4.(1)帖通贴,(2)止通只,(3)说同悦,(4)见通现。

5.(1)彭瑞淑、清,唐、诗圣、望。(2)乐俯民歌,乐观勇敢,和平劳动生活。(3)观。(4)词牌

6.(1)关山渡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4)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5)别枝惊鹊,半夜鸣蝉。

二、阅读分析

(一)7.(1)窗户。(2)女子的装饰。(3)穿。(4)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8.(1)父母听说代父出征的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到外城去迎接她。(2)同在军营打仗许多年,竟不知道木兰是女儿身。

9.A,详写木兰回乡的情景,表现了木兰的纯朴与热爱和平生活,突出了诗的主题。

10.排比,“开”、“坐”等一连串动词展示了木兰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

(二)11.(1)确立。(2)倚仗、依赖。(3)难道;反而。(4)吗。 12.A、B。

13.A 14.B。 15、A。 16.说明人贵在立志,事在人为。

(三)

17.A:拿。B.过了一会儿。C.古时候对老年男子的尊称。D.从中间截断。

18.实在想不出办法来。 19.讽刺了“执竿者”不知变通,也讽刺了“老父”强装内行。

三、写作(略)

随机推荐
ҹ�Ϻ���̳,�Ϻ�419��̳,ҹ�Ϻ�������̳ҹ�Ϻ���̳,�Ϻ�419��̳,ҹ�Ϻ�������̳�Ϻ���ǧ��,�Ϻ���ǧ��Ʒ��,���Ϻ�419��ǧ�����Ϻ�,���Ϻ���԰��̳,���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