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健简介
叶君健(1914~1999)湖北红(hong)安县人,曾用(yong)笔名,马(ma)耳。著名的(de)(de)小说(shuo)家(jia)、翻(fan)(fan)译家(jia)和(he)儿童(tong)文学作(zuo)家(jia),又是长期从事对外宣传工作(zuo)的(de)(de)宣传家(jia)。毕(bi)生(sheng)(sheng)创(chuang)作(zuo)量达五百多万字。曾发(fa)表中(zhong)、英文小说(shuo),散文,并(bing)以(yi)翻(fan)(fan)译丹麦文版安徒生(sheng)(sheng)童(tong)话(hua)故(gu)事而享誉世界文坛。他文学创(chuang)作(zuo)特点鲜明,有“高度的(de)(de)现实(shi)主(zhu)义精神,诗的(de)(de)意境与韵(yun)味,以(yi)及简洁朴素的(de)(de)语言风格”。
生平
1914年,叶君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现红安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童年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2年,叶君健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
1933年开始翻译文学作品。1933年到1936年,他陆续用世界语写了13篇短篇小说,包括《岁暮》、《王得胜从军记》等,于1937年结集为《被遗忘的人们》出版,署名马耳。
这些小说描写的是旧中国农村乡镇中的一些平凡而渺小的人物,如染上赌博习惯的长工,失业回乡的店员,到处流浪的江湖艺人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君健停下了自己的小说创作,投身到抗战的宣传工作之中。他辗转于武汉、香港、重庆等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外语,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他在这一时期所翻译的中国抗战文学作品,后来被收为英语和世界语两个集子出版。
1944年,叶君健应英国战时宣传部邀请,到英国各地演讲,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并重新开始一度中断了的小说创作。
抗战胜利后,叶君健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习得丹麦、瑞典等多国语言。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期间,用英语创作了短篇小说集《无知的和被遗忘的》、《蓝蓝的低山区》,长篇小说《山村》、《他们飞向前方》等。这些作品都是出于向国外读者“解释中国”的目的而创作的。其中以《山村》最为著名,它在许多国家一版再版,目前已有了近20种文字的译本。
1949年以后,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型对外文学刊物《中国文学》(英文),于中国大陆在文学翻译的文化交流工作上占重要地位。同时,他创作了不少散文、中篇小说和大量儿童文学作品。
1973年到1976年,叶君健创作了长篇小说《火花》、《自由》和《曙光》,总称《土地》三部曲。
1983年到1985年,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旷野》和《远程》,与他40多年前用英语创作的《山村》一起,总称为《寂静的群山》三部曲。这些长篇小说是用中文创作的,它们仍以作者一直念念不忘的山村生活为背景。
1988年获丹麦女王玛珈丽特二世颁赠“丹麦国旗勋章”
1999年(nian)1月(yue)2日逝世(shi),毕生对中国文学、世(shi)界经(jing)典的不朽(xiu)贡献。
主要作品即影响:
在中国,叶君健先生是最早有系统地将安徒生引入的文艺先峰。翻译的丹麦文版安徒生童话故事,与美国译本同被评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好的译本”
小说作品有《山村》、《他们飞向南方》等长篇及《无知的和被遗忘的》、《三季》等短篇小说集
主要译作有《安徒生故事全集》、《乔婉娜》、《总建筑师》、《幸福的家庭》、《卡尔曼》、《南斯拉夫当代童话选》等多部
主要论著有《鞋匠的儿子》、《不丑的丑小鸭》、《读书和欣赏》、《西楼集》、《故人新事集》
相关翻译艺术论文则散见大陆及海外大学学报。
叶君健始终把对外宣传中国革命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始终把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农民问题作为自己探讨的主要课题,把自己对故乡、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凝注在笔端,从而为中国20世纪前半叶的农民革命,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被遗忘的人们》在国际世界语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它被国际世界语领导人拉本纳称为“世界语无产阶级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叶君健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期间,用英语创作的长篇小说中以《山村》最为著名,它在许多国家一版再版,目前已有了近20种文字的译本。
《山村》所描写的是叶君健最熟悉的故乡的生活。它以一个男孩子的口气,描述了故乡生活的落后、闭塞,故乡人民的痛苦挣扎,及大革命浪潮对故乡的冲击。整部作品的叙述笔调率真朴素,在暗含的幽默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土地的真挚感情。
《土地》三部曲,写的是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小说从长江中游一带破产农民的遭遇写起一直写到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去法国当劳工,他们之中的优秀分子,后来成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寂静的群山》三部曲所反映的年代紧接着《土地》三部曲,从大革命写到长征的开始,它描写了中国农民怎样参加武装革命,并发展为声势浩大的红军。
叶君健对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也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编者(zhe)按:叶老简介(jie)录用(yong)于(yu)网络公开(kai)资料,未经叶老亲属确认,因此(ci)本文(wen)仅供参考;作(zuo)品(pin)简介(jie)与评价为现(xian)在(zai)盛行学术观(guan)点(dian),也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