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贺兰山,其实是深入石头。
石(shi)头是冰凉(liang)的,尽管是炎夏;石(shi)头让我(wo)感动,尽管被柏油(you)路和现(xian)代(dai)交通工(gong)具宠坏了的脚板早已(yi)叫苦。
树(shu)还(hai)没有(you)长成气候,只是一种点缀,而这正(zheng)好突出(chu)了石头(tou)。
为了认(ren)识石头,我摘(zhai)下了有(you)色(se)眼(yan)镜。
山顶(ding)青雾缭绕,如同一种(zhong)情绪,从遥(yao)遥(yao)上古流来。我的心是一个(ge)盆子。我不(bu)敢说(shuo)话,我怕稍(shao)不(bu)小心就会(hui)打(da)翻(fan)盆子。同行的欢(huan)声(sheng)笑语(yu)这(zhei)时听来恍如隔(ge)世,古怪(guai)而又陌生。
我(wo)尽量磨蹭在后边。为的是保卫自己的一种心境(jing)。
才(cai)知(zhi)道真正的(de)旅游是(shi)多么(me)孤独;我(wo)是(shi)多么(me)希望身边有一个知(zhi)心的(de)朋友(you),能够帮我(wo)端好(hao)盆子而(er)不将(jiang)它(ta)打(da)翻或搅混的(de)朋友(you)。
然而,今天没有。
我将孤独折叠起来,上路。
石头是无处不在的。
无处不(bu)(bu)在(zai),就成了山。反而让人忽(hu)略(lve)了石(shi)(shi)头的(de)具体。石(shi)(shi)头貌似散漫,似乎表达着一(yi)种极大的(de)自由,而又(you)那么(me)(me)富有秩序。石(shi)(shi)头似乎并不(bu)(bu)在(zai)乎自己的(de)位置,一(yi)派道家(jia)风骨,那么(me)(me)坦然、宁静。我真纳闷,这些石(shi)(shi)头怎么(me)(me)就不(bu)(bu)躺到舒适的(de)城市或(huo)者(zhe)平川里(li)去呢?
等同行远去(qu),我偷偷买了(le)炷香,为太上老君点(dian)了(le)。并且极其虔诚地(di)磕了(le)头。这(zhei)倒不(bu)是我一(yi)定要走他(ta)老人家的(de)后门,而是感动于他(ta)的(de)宁静淡泊。在世(shi)人疯(feng)狂地(di)追金(jin)逐(zhu)银(yin)的(de)今天(tian),他(ta)仍能一(yi)如既往地(di)隐居山中(zhong),将心变成(cheng)一(yi)颗冰凉(liang)的(de)石头,这(zhei)该是一(yi)种何等的(de)超(chao)脱。
从老君庙出来,一阵刺耳的乐声摇滚而来,有着很强的霸道味道。原来前面是一个小亭子,在几条路的汇合处。无法逃避。各种饮料横亘着,同样无法逃避。这种曲子,不知太上老君是否听得惯;这种饮料,不知太上老君是何见地。
倒(dao)是送子娘娘的香(xiang)火更要旺盛些。好心(xin)的娘娘莫(mo)不知(zhi)道基本国策吧。
同行在(zai)一个阴(yin)凉(liang)处歇了。我却(que)决定(ding)爬笔架(jia)山。这个决定(ding)是在(zai)我一听(ting)到这个名字就做出的。
做一次真正的笔。
才知(zhi)道做一(yi)次真正的笔是(shi)多(duo)么(me)不(bu)容易,需要带盐的墨汁和(he)孤寂(ji)。
终于搭在那个笔架上。
笔架无(wu)比气势地(di)打量着一望无(wu)际的(de)平(ping)川。我说(shuo)不清她在欣赏自己(ji)的(de)杰作,还是在面(mian)对(dui)方(fang)格稿(gao)纸凝神遐(xia)思。
这时,我(wo)从未有过地强烈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笔杆子。
笔(bi)杆子是(shi)一(yi)种汗水的(de)角度,一(yi)种孤独的(de)角度,一(yi)颗摩天的(de)头颅……
我是一杆什么笔呢?
我头(tou)上的(de)狼毫在风(feng)中根根耸立。红(hong)色的(de)墨汁在体(ti)内奔(ben)腾喧嚣。
四面徒(tu)然低落(luo)的笔架山(shan)异峰突(tu)起,显(xian)然无比孤独,不知是(shi)何(he)人将她置于此地。又到底是(shi)是(shi)等待一杆什么笔?又是(shi)为(wei)谁恣肆胸臆做这千年的铺垫?
塞(sai)上明珠莫非就是她的点(dian)睛之笔?
躺在被时间打(da)磨(mo)得无比光滑的石头上(shang),静静地(di)将自己(ji)变(bian)成一杆(gan)笔。夏天,我的头上(shang)冷汗涔涔。你是(shi)一杆(gan)什么笔?笔架山知道。她是(shi)一杆(gan)秤啊!
做一杆真正的笔。
而要做一(yi)杆真(zhen)正的笔,就要先(xian)将心(xin)变成(cheng)石头。
也许世上(shang)最能保(bao)持自己的心的就是石头了。
对石(shi)头(tou)来说,日月(yue)星辰也好(hao),风(feng)雨(yu)雷电(dian)也好(hao),同是一件(jian)衣(yi)裳。
不是金(jin)子。金(jin)子可(ke)以(yi)穿越时间,却穿不过世(shi)人的心。
头顶白云悠悠,身下笔架巍巍。我不(bu)知停留在时(shi)间的哪(na)一(yi)截。又是为哪(na)一(yi)篇(pian)文章而来。
既(ji)然是一(yi)杆笔,就得离开(kai)笔架。再回(hui)首,迎着(zhe)的(de)是笔架山深情的(de)目(mu)光(guang)。我(wo)不知该以一(yi)种什么方式向她告别(bie)。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he)评价,不正(zheng)确的两(liang)项是
A.作者面对石头对其(qi)价值产生的(de)崇敬和反思,对石头生命意义的(de)追问,是(shi)这篇散文的(de)灵魂所在。
B.作为一种(zhong)意(yi)象,“石(shi)头”在(zai)文(wen)章中不单(dan)指(zhi)自然地石(shi)头,已虚化(hua)为一种(zhong)孤独(du)的(de)(de)存在(zai),一种(zhong)超然的(de)(de)处(chu)世姿态和孤傲的(de)(de)精神(shen)。
C.居于文房四宝之首的笔,是人类文明薪火不绝传承的标志,作者以笔架山为比喻对(dui)象(xiang),在对(dui)她不停的(de)追问下,提升了文(wen)章的(de)思想。
D文章中的(de)万物在作者(zhe)强(qiang)烈主体意识的(de)支(zhi)配(pei)下具有了(le)生动(dong)鲜活的(de)灵气,这就是古(gu)人说的(de)“一切景语皆情(qing)语”的(de)具体体现。
E.本文借景抒情:状物咏怀,语音简洁而富(fu)有(you)诗(shi)意美(mei),哲理深(shen)刻(ke)而富(fu)有(you)启发性(xing),表(biao)现出(chu)深(shen)刻(ke)玄远的(de)人文思考。
17.文章中的石(shi)头具有(you)(you)哪些特点?在(zai)文中有(you)(you)什么深(shen)刻的含义?(4分)
18.文(wen)章划线的(de)自(zi)然段(duan)写“汇合处”的(de)情景,在(zai)全文(wen)有什么作用?(4分)
19.文章说“笔杆子是(shi)一种汗(han)水的(de)(de)(de)角(jiao)度(du),一种孤独的(de)(de)(de)角(jiao)度(du),一颗摩(mo)天(tian)的(de)(de)(de)头颅”的(de)(de)(de)含义是(shi)什么?(2分)选择其中的(de)(de)(de)一个(ge)方(fang)面(mian),结合你熟悉的(de)(de)(de)一位作(zuo)家的(de)(de)(de)创作(zuo)对其展开(kai)探究。(6分)
参考答案:
16 AC(A错在“石头”对象上.C错在不是比喻,是抒写对象)…点此查看高中散文阅读训练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10页)…19.指勤奋工(gong)作的态(tai)度、精神独(du)立、不流于一般、思想的深(shen)度。(2分) 探究:1)指出内涵2)联系例证展开解说(shuo)3)作出结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