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jiao)(jiao)育(yu)的(de)质的(de)规定性:1、教(jiao)(jiao)育(yu)是一种社会(hui)现象2、教(jiao)(jiao)育(yu)是人(ren)(ren)类(lei)社会(hui)所特有的(de)现象3、教(jiao)(jiao)育(yu)是培养人(ren)(ren)的(de)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xiang):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jiao)(jiao)(jiao)育(yu)(yu)媒(mei)体、教(jiao)(jiao)(jiao)育(yu)(yu)内(nei)容、教(jiao)(jiao)(jiao)育(yu)(yu)手段、教(jiao)(jiao)(jiao)育(yu)(yu)活动方(fang)式和教(jiao)(jiao)(jiao)育(yu)(yu)环境五种成份。
(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1、教(jiao)师是教(jiao)育(yu)影响(xiang)和学生(sheng)间的中(zhong)介: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充当联结教材与学生的中间环节来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矛盾中达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材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2、教(jiao)(jiao)育影响(xiang)是教(jiao)(jiao)师对学(xue)生施加影响(xiang)的桥梁
3、学生(sheng)是(shi)教(jiao)师选择和使(shi)用(yong)教(jiao)育影响的依据
总之:教师、教育影响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教育影响、学生三者的互相对立、互为中介中运动和发展的。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教(jiao)(jiao)育是在劳动(dong)基础上,在人(ren)、社(she)会(hui)形(xing)成(cheng)过程中产生的(de),教(jiao)(jiao)育的(de)产生离不(bu)开社(she)会(hui)和(he)人(ren)的(de)形(xing)成(cheng)。
(二)、教育的发展
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1、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①非独(du)立性(xing)②贫乏性(xing)③无阶(jie)级性(xing)
2、古代教育:特征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教育具(ju)有(you)了自(zi)身(shen)的(de)独立活(huo)动领(ling)域
②教育内容丰富充(chong)实起来
③教(jiao)育具有了阶级(ji)性(xing)、系统性(xing)、狭(xia)隘性(xing)
④体力劳动与脑(nao)力劳动的分离(li)与对立是社(she)会(hui)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
第二阶段: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第三阶段:以使用信息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20世纪中叶--目前)
第二节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的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追求
(一)社会广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lun)基础
2、鲜明地提(ti)出培养人(ren)的(de)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
3、主张(zhang)人的全面发(fa)展与个性发(fa)展的统一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
1、什么是教育目的:
是(shi)指社会(hui)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hui)个体(ti)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huo)规定。
2、教育目的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是(shi)对培养何种社(she)会成员(角色)的规定,这(zhei)是(shi)教育目(mu)的的核心部分。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它要培养的是一般的社会主义公民。
②、是对教育(yu)对象(xiang)形(xing)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gui)定。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主要是为提高人的一般素质打基础。
教育目的又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具有比较重大影响的主要是两大派:个人本位论(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观点: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体育(yu)、智育(yu)、德(de)育(yu)、美育(yu)、劳动技术(shu)教育(yu)五个组(zu)成部分(fen)。五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缺一不可,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
(三)教育目标:是教(jiao)(jiao)育目的(de)在各(ge)级各(ge)类学校教(jiao)(jiao)育中(zhong)的(de)具体化。
1、教育目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大致有以下层次:
第一层次: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或称终极的教育目标。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或以政策形式规定。其具有高度概括性、方向性、指导性,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
第二层次:教育目标。即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目标,依据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制定。它可分解为各种教育目标。
第三层次:课程目标。是依据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教学、教育活动的课程标准,体现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德、智、体等各种教育大纲中。课程目标可以是一个学年的,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的。
第四层次:单元目标。即一个教学单元或一项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
上述第一、二层次教育目标是按学制规定,整个修业期满方能实现的目标,称为无期目标或理想目标,是制定具体目标的重要依据。第三层次目标是更加具体化的,可在短时期内实现的,我们称为中期目标为中程目标。第层次目标称其为近期目标。我们把具体到可观察、可测量、可直接操作的目标称作教育的行动目标。
2、教育目标的分类:一般分为三大类
①认知(zhi)领域:包括有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定理、定律
②能力领域(yu):包括一般的智能,各学科的特殊能力、思想品行能力(包括政治领悟和道德践行等主观条件)、审美能力、体育运动技能等
③情意(yi)领域:包括观点、信念、情趣、态度、价值观、适应性等等。
3、教育目标的实施问题:
各层级教育目标的制定从确立教育目的开始,按照:教(jiao)育目的(de)--教(jiao)育目标--课(ke)程(cheng)目标--教(jiao)育行动目标的(de)顺(shun)序
而教育目标的实现所经历的顺序是:教育(yu)行动(dong)目标(biao)--课(ke)程目标(biao)--教育(yu)目标(biao)--教育(yu)目的。
第三节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ti)发展功(gong)能
个体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更多地在个体“心”的方面,个体“心”的发展反映出来的对教育的需求,主要为个性化和社会化两方面,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
(一)、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四种:
1、遗(yi)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de)生(sheng)(sheng)理(li)解剖(pou)的(de)生(sheng)(sheng)物特点,是人发(fa)展的(de)自然的(de)或生(sheng)(sheng)理(li)的(de)前提条件(jian)。
2、环境:是围绕(rao)在个(ge)(ge)体(ti)周围的(de)(de)并对(dui)个(ge)(ge)体(ti)自发地发生影(ying)响(xiang)的(de)(de)外部(bu)世(shi)界。人的(de)(de)社会实践(jian)对(dui)人的(de)(de)发展(zhan)起(qi)着决定性的(de)(de)作用。
3、教育(yu):是有目的(de)有计(ji)划地(di)影响人(ren)的(de)一种活动(dong),对(dui)人(ren)的(de)发展,特别对(dui)年(nian)轻一代发展起着(zhe)主导作用。
4、个体的(de)主(zhu)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de)态度和所(suo)付出的(de)精力。学(xue)生(sheng)的(de)个体主(zhu)观能动性是(shi)其身心发展的(de)动力。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呈现如下特点:
1、顺序性:即(ji)由低级(ji)到市级(ji)、由量(liang)变到质变的(de)连(lian)续不断的(de)发(fa)展过(guo)程(cheng)
2、阶(jie)段性(xing):即在不同年龄阶(jie)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不(bu)(bu)平衡性:指在不(bu)(bu)同(tong)年龄阶段(duan)和不(bu)(bu)同(tong)方面发展(zhan)的速(su)度(du)是不(bu)(bu)均衡的。
4、个别(bie)差异性:指的是学生个体间在发展速度、水平和个性心理倾向上的不同。
教育者必须研究和把握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①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②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修改的过程。
1、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被现有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2、道德社会化: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人的道德性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关心别人,愿意帮助和保护别人,为别人着想。第二、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第三、行动。
3、性别角色社会化: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人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的似乎与性别角色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性别角色的标准内化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
(四)个体个性化的形成
自我是社会化过程或者社会性相互作用的一个副产品,这个副产品又将反过来影响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和个性化都是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有两大功能。
一是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社会化功能保持每个个体作为受尊重的个体进入社会。通过社会化功能,个体与他人乃至社会建立和睦共利的关系。如果社会化历程频繁受挫,会导致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冲突,导致行为偏离社会规范,起到犯罪。
二是个性化功能。个性化功能帮助人们理解自我的个性特质。通过个性化功能,个体建立起与客观相统一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意识。个性化受失传常导致内心混乱、绝望意识的产生。
因此,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相辅相成的过程,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制约”和“促进”四个字来概括。“制约”与“促进”表明了社会与教育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社会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才又反过来不断推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的总体。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是指教育事业与社会中人的总体的关系。
教1、教育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de)手(shou)段之一
2、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人(ren)口质量影响(xiang)教育质量。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教育除具有控制人口数量的社会功能外,同时也具有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教育还具有调整社会人才构成与流动的功能。
社会人才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具有不同科学文化程度的人才之间的比例。第二、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之间的比例。
人才流动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四点:①人才在不同技术特点的劳动部门之间的流动②人才在不同性质的劳动部门或工作种类间流动③人才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④人才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hui)物质(zhi)生产(chan)(chan)(chan)的(de)发(fa)展(zhan)为(wei)教育(yu)的(de)发(fa)展(zhan)提供了基础性(xing)条件。(2)社会(hui)物质(zhi)生产(chan)(chan)(chan)的(de)发(fa)展(zhan)对教育(yu)不断提出新(xin)的(de)要(yao)求,物质(zhi)生产(chan)(chan)(chan)的(de)发(fa)展(zhan)越来越成为(wei)推动教育(yu)发(fa)展(zhan)的(de)根本动力(li)。
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1)教(jiao)育是实现劳(lao)动(dong)力(li)和生(sheng)产(chan)(chan)中(zhong)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sheng)产(chan)(chan)”的重要手段(duan),是提高劳(lao)动(dong)者生(sheng)产(chan)(chan)能(neng)力(li)的重要手段(duan)。
劳动能力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提高对生产要求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②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③能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程所需的时间。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⑤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
(2)教(jiao)育是加速(su)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xin)的有利因素(su)。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相关。政治是阶级利益的反映,所以政治对教育不但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这种制约作用波及到教育的一切方面。
(1)政(zheng)(zheng)治(zhi)通过一(yi)定的(de)组织手(shou)段(duan)对教(jiao)育(yu)(yu)实现控制(zhi)。(2)政(zheng)(zheng)治(zhi)对教(jiao)育(yu)(yu)作(zuo)用(yong)的(de)第二种手(shou)段(duan)是通过政(zheng)(zheng)府、政(zheng)(zheng)党(dang)制(zhi)定一(yi)系(xi)列(lie)方针、政(zheng)(zheng)策。(3)政(zheng)(zheng)治(zhi)对教(jiao)育(yu)(yu)作(zuo)用(yong)的(de)第三个(ge)手(shou)段(duan)是法律。(4)政(zheng)(zheng)治(zhi)对教(jiao)育(yu)(yu)作(zuo)用(yong)的(de)另一(yi)个(ge)最常用(yong)的(de)手(shou)段(duan)就是直接对受教(jiao)育(yu)(yu)运行(xing)时进(jin)行(xing)政(zheng)(zheng)治(zhi)思想教(jiao)育,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教师对学生能产生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1)通过教育(yu)(yu),宣传(chuan)一(yi)定(ding)的政治政治观点、理论(lun)、方针、路线、千万舆论(lun)。(2)组(zu)织学(xue)生直(zhi)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dong)。(3)通过教育(yu)(yu)制度,实现(xian)对受教育(yu)(yu)者的阶级(ji)或阶层(ceng)的选拔(ba),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yan)续和(he)发展,或者加速(su)改(gai)变(bian)旧的社会政治关系。(4)通过教育(yu)(yu)培养合(he)格(ge)的公民和(he)各种(zhong)政治人才(cai)。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看,一(yi)个层次是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dong)内部的文(wen)(wen)化(hua),即“亚文(wen)(wen)化(hua)”,另一(yi)层次是作为(wei)学校教育外部的文(wen)(wen)化(hua)以文(wen)(wen)化(hua)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除了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与结构外,也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传递文化手段的发展渗透到学校内部后产生的更深层的影响是使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是学校的文化背景,对学校教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①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②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
③人们的生活、习俗、民族特性等因素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首先表现(xian)为教(jiao)育是(shi)文(wen)化延(yan)续(xu)和(he)更新的(de)必(bi)不(bu)可少(shao)的(de)手段,是(shi)文(wen)化发展过程中(zhong)必(bi)不(bu)可少(shao)的(de)一环。
(2)教(jiao)育(yu)的(de)(de)第二个作(zuo)用是(shi)对文化(hua)(hua)的(de)(de)普及。教(jiao)育(yu)是(shi)提高(gao)全民族(zu)文化(hua)(hua)水平的(de)(de)重要手段,是(shi)一个国家文化(hua)(hua)建(jian)设的(de)(de)重要内(nei)容。
(3)教育(yu)还具有交流(liu)、整合不(bu)同类(lei)型(xing)文化的作用(yong)。
(五)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剟又是探索真理性知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技术:是科学的就用化,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它们对教育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
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最终促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其次,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①科学(xue)能(neng)够改变(bian)教(jiao)育(yu)者的(de)观念。②科学(xue)能(neng)够影响受教(jiao)育(yu)运行时的(de)数量和教(jiao)育(yu)质量。③科学(xue)可以渗透到教(jiao)育(yu)资料的(de)所有(you)环节中去(qu),为教(jiao)育(yu)资料的(de)更(geng)新的(de)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de)思想基础的(de)技术条件。
(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科学能否对教育发生影响,关系在于科学因素是否进入教育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②科学以物质裸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技术的成果。
3、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
(2)教学形式个别化。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第四节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教育的效应
教育的正效应、负效应(以及零效应)
一般把符合预定目标的效应称为正效应,把偏离或背离预定目标的效应称为负效应。
社会主义教育效应的判定标准是社会的进步与个体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教育效应为正效应,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教育效应则为负效应。
一、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yi))片面追求升学率(lv)
导致的结果:
1、把基础教育制成升学教育、应考教育、驱使广大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把精力焦躁在少数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合他们成为教育的弃儿,推动发展的机会与前进的信心。
3、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单纯抓智育。在智育上,又重知识教学,轻智力培养,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知识结构残缺,养成唯书、唯背的心理定势,缺乏求实求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
4、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个性受到严重压抑和损伤。
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背离我国教育的目的和基础教育的性质的,也是违反人的成长规律的。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具体表现在:
1、不断加入习题量和使用各种辅导材料
2、不断增加课时,拉长授课时间。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
(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1、确定名次是考试的重要目的。
2、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
3、实施恶性补习
4、大量购置应付升学考试的参考书试题集和模拟试卷
5、面对升学有希望的学生教学
6、简化教学方法。
二、现代教育的功效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总和。
其基本特征:
1、商品性(xing)2、生产性(xing)3、科(ke)学性(xing)4、民(min)主(zhu)性(xing)5、发展性(xing)
(二)传统教育的扬弃
传统教育并不完全过时、陈腐,不能一概否定,需要改革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传统教育;对仍然适用、甚至是优秀的东西,则需要吸收、继承和发扬。
传统教育的优点: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shi);强调教(jiao)师(shi)的主导作用;教(jiao)育适应(ying)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班级授课制;注意观察、实验。
我国实际来看,传统教育的弊端:
1、培养目标上,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
2、在教学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纵向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
3、在教学方法上,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
4、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
5、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6、在方法论上,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
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创造型人才培养
传统教育,侧重于传递和储存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和发展创造力;现代教育,重视对创造力的研究,培养创造型人才。
1、什么是创造型人才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
创造力是一中综合性的能力,创造型人才一般应具有以下一种素质:
①敏锐的观察力,关于观察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②丰富的想象力,关于针对问题提出新的设想
③科学的思维能力,关于分析复杂事物,处理各种矛盾
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动用多方面知识来解决理论或实际的问题
⑤实践能力,并有不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观点二:
创造型人才需具备三方面素质:
①专而博
②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
③对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追求真理,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创新意向,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有较强的耐挫折力和有合作精神等。
观点三:具有良好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称为创造型人才。创造性心理素质包括智力、情绪、兴趣与动机、意志、性格等方面。
2、创造型人才的个性特征:
①创造型人才,感觉、知觉、感情都极敏锐,心扉开放,总想开拓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
②创造型人才,对非合理的事物、无秩序的东西是宽容的
③创造型人才,不屈于压力,不因循守旧,思考和行动有独立性,具有自信、讨嫌妥协、不介意他人的想法。
④创造型人才,内向,有的缺乏社交性
⑤创造型的人,好奇心强,敢于冒险,找现状的缺陷,不满于现状。
总之,教育应承担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任务:传递文化,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第二章教师--了解自己
第一节塑造自己--情感养成与智能储备
一、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
决定教师能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是教师的职业情感价格品质。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包括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缓和焦虑,以及克服优柔寡断等等。这种促进的教育态度,可综合成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
(一)理解学(xue)生
1、心胸(xiong)豁达:心胸(xiong)豁达所含的第一个(ge)品质是灵活性(xing),第二个(ge)品质是体察性(xing)。
2、敏感性: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对他在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
3、移情作用:其心理学意义是在情绪或理智上都处于别人的地位。
4、客观性:人要保持客观,意指能够退后一步,并以一种中性、无强加的参照系来看待所发生的事件。客观性意指能够就事物本来的面目来看待它,而不受先入之见、偏见或预期的歪曲,它也完全适合于移情的一般范畴。
(二)与学生和谐相处
1、真诚(cheng):指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
2、非权势: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应出于帮助的热情来追求想往的成效。
3、积待极(ji)相:若帮助者对他要帮助的人持积极、认可的态度,那么发展和变化最有可能发生。
4、交往技能:是教师用学生最能理(li)解(jie)的语言(yan)来(lai)表达思想意义的能力。
(三)积(ji)极的自我意(yi)识
教师如果具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就有信心,能明确地正视自己,他可能使已具有的教育技术得到积极的发挥。
教师对自己具有比较全面、实际和最接近真实的看法,有助于他的举动表现得敏感而有节制。
(四(si))教育的期待
原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对学生的消极期望,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学习表现越来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其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教育的不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会表现在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上;
其次会表现在学生的各种行为与学习成绩上;
再次,表现在师生关系上。
为了充分发挥(hui)教(jiao)师的积极影响,教师首先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di)一(yi)、要认真了解每个(ge)学生(sheng)的(de)(de)特点,发现他们的(de)(de)长(zhang)处,对每个(ge)学生(sheng)都有积极的(de)(de)期望(wang);
第(di)二(er)、教师要不(bu)断地反省自(zi)身(shen)的行为和态度,不(bu)要由(you)于自(zi)己的不(bu)公正而损害(hai)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教育要注意充分理解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智能结构
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述的清晰度有着显著的相关。而这种表述的清晰度和流畅性又都是智能素质的反映。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tong)晓所(suo)教的(de)学科和(he)专业(ye)
2、具有比较(jiao)广(guang)泛(fan)的(de)基(ji)础文化知识
3、掌(zhang)握(wo)教育(yu)科学理论(lun),懂得教育(yu)规律
(二)教师的能力结构
1、教育预见能力: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其核心是教育思维。
2、教育传导能(neng)力: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其核心是语言能力。
3、教育过程控制(zhi)的能(neng)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活动控制包括三个方面:
①对学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教育尤其是思想教育来实现
②对自已的控制:教师的自我控制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或教育效果的好坏。包括对自身结构主体的控制和对自身的心境、情绪和情感的控制。
③对情境的控制:教师要具备组织协调的能力,组织学生集体、协调师生关系。
教师能力(li)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方面,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de)重要(yao)保证;
另一方面(mian),是开发学生智(zhi)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能力还有自我提高的重要保证作用。
第二节进入教师角色--教师行为规范与模式
一、教师的(de)“教员”角色
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和知识,用以帮助学生获得同样的知识。
二、教(jiao)师的“领导者(zhe)”角色
教师的“领导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领导角色的心理学解释:领导活动是一种行为的过程。领导概念的含义有三点:1、领导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态。2、领导是一种施加心理影响的活动;3、领导是致力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领导者的具体行为有八点:1、领导者受社会委托,在一个集体中施加某种有权威性的影响。2、领导者不但指导和指挥着集体以及其中的成员,还帮助从这个集体决定目标并实施向实际任务的转化。3、领导者的个人作用对集体有有重大作用,并能创造一个起积极作用的组织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4、领导者能激发动机,强调工作的效率和集体中成员的个人成长。5、领导者能对一群人天天在一起工作必然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6、领导者坚持明辨是非的一贯原则。7、领导者推进集体内的相互交流,调节冲突,解除混乱,保持集体的稳定、协调和统一。8、领导者有判断和预见能力,能精确地预计结果。亦有诊断集体及其组织问题并予以改进的能力。
教学的领导行为包括建立和保持一个内部的环境,用以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使每个学生有可能竭尽全力去完成达到规定的目标:1、教师的领导技巧。2、教师的领导品质。3、教师对权力的使用。
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gong)程(cheng)师”的角色
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突出了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工作中学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的开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
原理:教师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重要的是履行以下两项职责。
1、解决人(ren)的人(ren)生方向问(wen)题
2、对(dui)学生的思想灌输(shu)和改造
四、教(jiao)师的“心理(li)医生”角色
原理:课堂情绪气氛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心理环境,是集体心理气氛的表现,课堂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气氛,教师负有很大的责任。教师还应是学生个体的心理医生。主要表现是:教师要提供一个能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帮助学生减轻焦虑或紧张,帮助学生获得心理需要,缎带学生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支持,教师在扮演多种角色时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效应。教师担当学生心理顾问的角色与课堂教学又有密切的联系。
五、教师的“青少年的朋(peng)友”角色
原理:教师这个角色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学生的喜爱、友好、宽容与理解,并积极地给予心理支持。这个角色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教育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作为朋友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私人朋友,而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和从属关系。是以公务情感为基础的朋友。
六、教师的“父母”角色
七、教师的“榜样”角色
实践证明,最有成效的教师是不断增长他所教学科和有关方面知识的人。学生最为钦佩、最愿效仿和追随的榜样是品学兼优的教师。
八(ba)、教师作为“被攻击的(de)对象(xiang)”的(de)角色
九、教师的“研究者”角色(se)
原理:教育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
十、学校管(guan)理者的角色(se)
十一、教师的角色冲突
十二、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zhui)求(qiu)大于社(she)会索取(qu)
2、社会本位(wei)高于个人本位(wei)
3、自我修养先(xian)于他人教育
第三节适应特殊劳动--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工作从社会劳动的形态上加以考察,其构成要素有:有目的的活动、劳动的对象和劳动手段
一、特殊的复杂(za)性
1、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青少年,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既受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每个人本身(shen)还有主观(guan)能动性(xing)。从(cong)而形(xing)成(cheng)了各自不(bu)同的(de)(de)特殊的(de)(de)内心精神世界。教师怎样把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标准转化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
再说教师的任务要既教书还要育人,同时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二、强烈的示范(fan)性(xing)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加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意识,而不能强求学生盲目顺从。
三、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这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教(jiao)师劳动的创造(zao)性(xing)首先(xian)表现在因(yin)材施教(jiao)上,也表现在对教育(yu)、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rong)的运用(yong)、选择和(he)处(chu)理上。还表现在教师(shi)的教育(yu)机智上。
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四、显效的长期(qi)性
教师的劳动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而培养人,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事。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还表现在青少年学生某一具体的、局部的身心特点发展变化上,也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五、空间的广延(yan)性和(he)时间的连续(xu)性
这是由于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不可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而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其原因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
六、劳动(dong)量的隐含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此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劳动。这些隐性劳动的存在,使教师劳动具有更多的奉献性。
七、教师劳动(dong)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实践活动,它要求教师具有现场表演的技巧。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劳动带有艺术创造的特点。其艺术性,至少包含下列几种要素:①形象性的示范表演;②人格风范和环境气氛的熏染;③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和融合;④“灵机一动”的临场创造性发挥。
八、劳动的(de)协作性(xing)
教师劳动的成果是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章透视教育对象
第一节学生是怎样的人——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yi)、学生(sheng)是(shi)人
(一)是一个能动体
所谓活的能动体,首先,意味着他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第二,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选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以一种与教师相重叠的目的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过程。
(二)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各具其思想感情。因此,教师的心理上,不仅仅把学生作为一种认识对象,而且必然会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其他心理系统,而各种心理联系同时又必然是双向的。
学生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又意味着他具有自身独立的人格,他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都应当正当的满足和尊重,学生不同于其他的物可以听任摆布,屈从于人。
(三)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处于学习期间的学生虽然尚未进入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是通过教育却可以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类作出积极的贡献,甚至创造出伟大不朽的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残害他们。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青少年、儿童不是成份的雏形,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在青少年、儿童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趋向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并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
(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份教育关怀的需要
由于青少年、儿童各方面发展不够成熟,取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都成为他们发展中的必然需要。
三、学生是一个完(wan)整(zheng)的人
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专门活动,它所面对的人——学生,却是一个完整的人。总之,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从教育学意义上看人必然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
四、学生(sheng)是(shi)以学习为主要任(ren)务的人
(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参加社会生活结构化了的方式。期望于学生这一角色的行为程序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了的。
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但这一对象与其它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人,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他自己意识的支配。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学生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的。但又要看到学生的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它以其自身固有的模式去同化外来的影响,从而产生出每个人自身特有的反应。还要看到,学生作为接受外部影响的复合体,他还有接受非教育影响的一面,这种影响与教育影响交杂在一起,构成了每个学生特定的意识结构,形成对教育影响作出反应的选择性和定向性。此外,教师的作用作为一种外部影响,是不会自动地主体化为学生的意识的,教育影响不能简单地授予、移植到学生身上,它必须以学生自身的活动作为中介。才能使外部影响纳入到学生主观世界中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也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过程,而前者要以后者为中介环节。总之,教育实践中客体的变化,虽然是在教师的干预下引起的,但是他们归根到底要通过客体自身的矛盾运动而实现,要为这种运动的固有规律所决定,教师无法超越脱离学生自身的活动而为所欲为。
原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教育的影响以客观的形式作用于受教者。受教者以其主动活动接受教育影响,他们不断地将客观形式的外部影响内化为主观形式的认识、情感、动机、态度等等。随着内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他能逐步脱离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从事独立的学习和自我修养。这一过程的全部实现,也可以说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完成。因此说“教是为了不教”。它也说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样,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
六、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青(qing)少(shao)年是权利的(de)主体(ti)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是也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二)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1、生存的(de)(de)权利(li)2、受教育的(de)(de)权利(li)3、受尊重的(de)(de)权利(li)4、安全(quan)的(de)(de)权力
第二节学生都有哪些不同——学生的多种特征
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左右的阶段,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育期。
(一)初中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学生(sheng)处于生(sheng)理(li)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wei)成(cheng)长发育迅(xun)速,体(ti)型剧(ju)变,身体(ti)机能(neng)迅(xun)速健全(quan),性(xing)开始成(cheng)熟。
(二)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由于初中生身体器官的发育和激变,生理机能逐步向成熟过渡,以及由小学升入初中后,新的学校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促使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果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而后者则逐步占主要地位,处在一个质变时期,这对初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兴趣的扩大和言语的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逐渐增加。初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提高,难度增加,以及青春期生理上的剧变,情感的波动等变化,都要求他们要比小学时期做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
(三)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激变期,发育快、不平衡,又远未达到完全成熟定型,可以说是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师对学生(sheng)的(de)体(ti)育和卫生(sheng)保健教育特别重(zhong)要。要防(fang)止为(wei)了片面追求升学率(lv)而忽视正(zheng)常的(de)体(ti)育锻炼,过重地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针对学生进入性成熟的过渡期带来的特点,教师(shi)应对(dui)学生进(jin)行生理知(zhi)识和性的教育。
针对初中生渴望有独立性而又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jiao)师应该协同(tong)家长创设有利于相互(hu)理解的教(jiao)育(yu)环(huan)境和关系,应该用亲切关怀、启发引(yin)导代替限制。可以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选交良友的教育,也可以用积极、健康、有趣的活动代替学生无益的活动,但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要过多地挑剔,更不能讽刺、打击。
初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而且其发展水平和教学活动是否得法,是否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特征有密切关系。因此应该精心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适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针对他们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的特点,教师应善于组织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竞赛活动,使学生这种荣誉感得到满意的发展和巩固;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是非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注意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制力。
二、初中学生的气质、性格差异和教育
(一)气质差异和教育
首先,教师应(ying)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sheng)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ke)能(neng)掌(zhang)握知(zhi)识技能(neng),形成健康人(ren)格,成为有价(jia)值的社(she)会成员。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使他们不断克服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发展其优点。教师应根据学生气质上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使他们逐步认识和监控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形成健康的人格。
其次,教(jiao)师对于不(bu)同气质(zhi)类型(xing)特点占(zhan)主(zhu)导的(de)学生应采取不(bu)同的(de)教(jiao)育方式和方法(fa)。
第三(san),教师就(jiu)应根据学生的气(qi)质(zhi)特(te)点(dian),进行(xing)职业指导。有的职业需要(yao)具备(bei)某些气(qi)质(zhi)特(te)征,才能有助于(yu)活动顺利进行(xing)。
最后,教师本人(ren)正确认识自己(ji)气质(zhi)的优缺点(dian),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好教育工(gong)作具(ju)有重(zhong)要(yao)意义。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二)性格差异和教育
1、性格有好坏之分
其主要原因是:
(1)性格特征具有社会文化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试图塑造它所崇尚的性格。
(2)性格特征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性格是与意志相联系的心理特征。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总是具有道德意义的。
(3)性格特征与个人的潜能发挥、心身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当前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以及学生心身健康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求,重视对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和不良性格的矫正。
2、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
3、良好性格是可以自我塑造的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
通过自我修养来塑造自己良好性格的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要树立正(zheng)确的人生目(mu)标。正(zheng)确的人生目(mu)标和崇高的追求是性格自我修养(yang)的航标。
第二、要不(bu)断地强化自我修养(yang)的决心。
第三、在困难(nan)中磨炼自己。
三、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一)身心失衡带来的(de)困扰
在少年期,个体生理上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一方面,由于这些生理上的改变太快了,往往给青少年带来震动和不安。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期限延长,家庭、学校忽视生活教育,新一代的年轻人因缺少生活经历的磨炼而使心理成熟延后。生理成熟提前与心理成熟延后,造成了青年期的延长,从而导致现代青少年情绪困扰增多。
(二)独立性(xing)与(yu)依赖(lai)性(xing)的矛(mao)盾
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父母一方面想给予子女更多的支配自己行为的权利,另一方面又要按自己的观念来维持家庭的秩序;青少年想得到更多的自我决定的权利,又不愿意独立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同辈群体与父母(mu)价值观的(de)冲突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新观念层出不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连续性。父辈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能被子女认同,一些年轻人在顺从同辈规范与取悦父母之间,体验到动机与价值观的冲突。
(四)自我(wo)探(tan)索中的迷(mi)惑
人进入青少年阶段就要开始自我探索,确立自身形象,选定生活目标。但青少年独立选择能力的增长有一个过程,在没有教师或父母提供辅导与“朋友式”帮助的情况下,一时可能限于迷惑。
(五)父母(mu)过高(gao)期望引(yin)起的压(ya)力
由于父母与学校的过高期望,青少年学生在繁重的课余学习与频繁的考试中,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愈是意识到学业成败、升学考试与个人前途关系重大,就愈是对自己前途命运缺乏把握感。
第三节学生是合作者——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表现
(一(yi))师生之间的(de)工作(zuo)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它对教育的效率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师生间的人际关(guan)系
师生关系不限于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已开始为当代的教育理论所重视。人际关系首先不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它的目标是指向于满足人的交往需要。在某种情况下,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器,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难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三)师生间的组(zu)织(zhi)关(guan)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也即是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当成为我国师生关系的特征。
(四)师生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等方面的。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的认识也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感知和理解,还要受到社会心理学的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师生的认识关系上,一方面要建立起一种移情性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以一种同情态度深入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因素和思想活动。但另一方面,由于在认识中有情感因素的渗入,当这种因素失去理智的控制时,容易导致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和作出错误的解释。教师应善于处理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力求对学生作出客观、公允的认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防止在学生心目中造成消极、不良的印象。
在对于人的认识中,又经常要受到认识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认识对方。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修养,用以奠定对学生认识的正确思想基础。在这同时,还要防止形成成见和偏见,导致消极师生关系的形成。
师生之间的认识又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也如此。
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1)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
同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热情在教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与他所喜爱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这种心境能够激发积极的认识、意志等活动,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其次,学生对他所爱的教师,总会伴随着某种依赖感。这依赖感赋予教师的教导以一种魅力,它足以排队各种障碍,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产生出积极的反应。
(2)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特征。
第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感情,首先表现为它的社会性。这种感情应当出于对祖国下一代的关怀,是一种包含着深刻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某种社会目标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又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教师应当热爱所有的学生,在他心中装有一切教育对象。
最后,教师的情感又表现为它的稳(wen)定(ding)性(xing)。由于有理智因素的控制,教师的情感不为偶然因素所左右(如教师一时的心境,学生的某种表现),它不是瞬息即变的冲动,而是始终如一的热爱。
在个别交往的层次止,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一般要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不同发展阶段。
第二方面,学生对教师情感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具有不同的特征。
幼儿园和初入学的儿童对教师具有一种依恋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广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是他们产生对教师爱慕礼宾司的主要原因,也是构成他们对教师情感的主要内容。
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一般要经历接近——去除生疏感、惧怕感,与教师相处有一种安全感;亲近——感到与教师关系和睦,自己已经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承认,会主动地去亲近教师;共鸣——产生与教师情感上的共鸣,为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信赖——能与教师倾心相交。
(五(wu))师生(sheng)间的非(fei)正式(shi)关系(xi)
师生之间非正式关系的形成,可以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可以起到正式关系所不能起的作用。它能成为一种有利的关系机制,消除在正式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外来压力的副作用,可以使师生之间发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往,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它也可以改变在正式关系中较多使用的面积集体的沟通方式,缩短信息沟通流程与层次,实现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增加双向沟通的渠道。因此,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应当作为正式关系的补充与发展,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师生关系的改善
(一)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
对立(li)型(xing)、信(xin)赖型(xing)、自由放任型(xing)、民主型(xing)
(二)教师的人格态型
加拿大柏恩(en)博士提出的人格结构PAC理论。
1、父母(mu)(P)态
2、成人(A)态
3、儿童(C)态
(三)教师的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教师与学生关系知觉表现为两种:(1)教师与所教班级集体的关系知觉。教师对班集体的整体认识,班集体对教师的主要的、核心的或有影响的评价。(2)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关系的知觉。是教师与有不同学习基础、智力技能、同伴状况、个人目标和情感的学生的关系认知。
教师的人际知觉在当前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学生知觉失真。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摩擦和矛盾交往的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知觉失真还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知觉偏见,即以已度人,以自己的情绪和品质来判断别人也有类似的情绪和品质。教师的知觉偏见将对职业行为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提倡并注意培养儿童积极主动精神,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个性特长,反对用专制的办法来强制儿童学习,反对用各种死板、教条的模式限制儿童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
第四章瞭望教育环境
第一节好的学校能出更多的好学生——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设备来教育孩子。
在学校环境中,学校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它可以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象征某种精神和理想,合理安排的学校建筑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
学校的设备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风气。
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积极的校风则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自学性,代代相传,相沿成风,是外力难以破坏的。学校组织系统的优良气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具有约束力,而且有促进力量。树立优良校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校(xiao)风中(zhong)的学风和教风是中(zhong)心,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xiao)风,关键又在于(yu)领导(dao)的作风。学校领导的角色行为,只有符合各方面的角色期望,全力以赴,才能同心协力建立优良校风,并发扬光大。
二、课堂内的环境
所谓人际环境,就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千万的心理后气氛;所谓物质环境,则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与集体的关系,所产生的教风和学风,所表现出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决定了课堂中人际环境的状况。教室内的设备、教具、乐音或噪音、光线、空气温度等对师生的影响,则决定了课堂中物质环境的状况。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是相联系的,物质环境的优劣会导致人际环境的变化,而人际环境好坏也能导致物质环境的改观。因此,课堂中的气氛是由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状态。
三、微观环境的影响
1、同伴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超时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2、花(hua)盆效应。花盆是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为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只强调求同思维,只限于“标准答案”;只要求掌握现成的结论。结果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风浪,难获得社会成就。
3、教师的期待(dai)效应。教师对差生的期望传递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二节首席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的教育功能
首先,家庭在教(jiao)导基本生活技能(neng)方面起重要(yao)作用。
其次(ci),家(jia)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fang)面起(qi)重要作用。
再次,家庭在指导(dao)生活目(mu)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fang)面起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能引导受教育者逐渐地懂得现实生活的意义,注意发展他们的各种正当兴趣和爱好。随着年龄增长,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使得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能做出有价值的选择。
再其次,家庭群体在培养(yang)社会角色过程中(zhong)也(ye)具(ju)独特的作(zuo)用(yong):一方面是家庭通过影响受教育者的志趣、理想、抱负、职业选择等途径,使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和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家庭又是一个多重角色组合而成的初级群体,在这群体中受教育者依自己与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首次成为一个承担多重角色的主体,也就形成了在日后社会上充当复杂多样的角色的启蒙经验。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还表现为它能复制出社会文化传统习俗所要求的不同社会角色,比如男女性别角色行为,等等。
最后,家庭在形成个人性(xing)格特征、个人对(dui)社会适(shi)应的(de)动力(li)特征等方面,也有(you)着(zhe)它不可(ke)替代的(de)影响(xiang)。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的教育影响不仅带有广泛性,而且具有特征性,家庭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组织、教育机构而言有着它特别优越的有利条件。
第(di)一、家庭教育影响(xiang)具有先主性。所谓先主性,指的是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它使得受教育者继后接受其它影响时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即奠定了他接受教育的基础。
第二、家庭对受(shou)教育者的控(kong)制方式具有(you)多维(wei)性(xing)。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群体,家庭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存在着特殊性。这首先体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控制方式上。在家庭教育中,双亲对子女的控制,除了认识和章法外,主要则是通过情感的和经济辅助的纽带去实现的。
第三、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chu)的密切性。
第四、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由于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统一性,家庭的教育影响就永远带有连续性和潜移默化的性质。
第五、教育(yu)者对受教育(yu)者了(le)解和影响的深刻(ke)性。
综上所述,家庭对于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是无处不存、无处不在的。家庭是社会关系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现实机制,它不失为传输价值观念、社会经验、文化习俗的中心场所之一;家庭是开放于社会的,但却又是相对有条件地、能动地开放于社会的初级参照群体,它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够发挥教育的“中介”作用,家庭在影响受教育者方面有着它的特殊性,它不仅提供了丰富广泛的教育内容,不仅与学校、社会一样积极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模式化的行为,形成他们个性品质的主观序列,而且还提供着“内化”这些内容和品质的有利条件。
家庭教育的适中原则:若将有关家庭对教育起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家长教育态度和方式方面的因素)依其性质程度的差别绘制成一条轴线,那么家庭教育的功效在该轴线上就存在着一个“优势区间”。某一家庭教育因素的作用在其优势区间内,其效果就达到了极限状态。
三、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由于家长(zhang)职业在类别上的不同(tong),使得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都受到不同影响。
家长的文化程(cheng)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和品德面貌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可得到两点认识:第一,家庭极端贫困,经济水准在温饱紧下,就不能为其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学习条件。这种将严重影响子女的教育和身心发展。第二,超过满足其子女正常学习需求的家庭经济条件在任何同谋上的增长额,对于子女正常学习和教育而言就不再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对于优裕的家境条件,可能反而易养成子女养尊处优的品性,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的不利因素。
家庭结构在其完整性上,可区分为常态家庭和非常态家庭。非常态的家庭自然结构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负担。
家庭的气氛,指的是家庭成员在经常状态下占优势的、一般的态度和感受,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非自然的主观因素。
家长(zhang)对子女的期望(wang)水(shui)平,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对自己学习成就的愿望越强烈,其学业成绩也普遍提高。
四、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交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如下见方面。
(一(yi))父母的表(biao)率作用(yong)
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品质、修养,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修养。
(二)民(min)主和(he)睦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一般说来,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特征:(1)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长成。(2)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3)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既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按时起床、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活动、劳动、休息的时间,有规律地生活,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庭事务。
(三)父母的文化修(xiu)养(yang)
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
(四)正确(que)的教(jiao)育观点和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心理科学的专门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方法与技巧。需要指出的是,教育观点和方法与父母自身的修养是相联系的,缺乏良好的修养,即使懂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也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第三节校外之校——社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
一、社区文化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学生受到社区文化的陶冶和熏染的性质、方向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从大范围上可分为城市与乡镇区域。
城市学生兴趣广泛,热衷于课外兴趣小组,注意服装的样式。城市学校的学生犯罪和种种社会越轨行为较之农村学校多。在交往意向方面,城市学生更多要求对方活泼、开朗、有特长、有幽默感。
农村学生喜爱体育活动,愿意承担社会工作。在交往意向上,农村学生更多地要求对方持重、守纪律、勤劳、有集体责任感,较少地要求对方活泼、开朗、有幽默感。
集镇学生是城乡学生的兼容,上能登大雅之堂,下能走田间小路。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为有较广泛的选择范围,集镇学生的个体差别明显,城市型与乡村型共存,或在某些项目上表现出不同的城乡倾向。
农场学生既有农村学生的朴素、刻苦和乐群特征,又有城市学生交往意向中的时代个性,学校问题类似集镇,介于城乡之间。
教师在教育观察与分析学生问题时,要了解不同社区文化之间的差异。又要把握所在社区的教育影响特征,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措施,才可能全面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二、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
(一)服务(wu)功能
服务功能是指社区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把教育的发展真正当成与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
(二)教育功能
这是社区在社区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首先,社区环境对儿童青少年乃至成人来说,是最直接、最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社会氛围,它间接地反馈整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息,它对人的影响往往超过整个社会或国际社会。其次,生长在不同社区文化背景中的人,在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再者,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意味着我国不同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目标、方向等都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经济发展的社区化,必然要求德育的社区化。(三)宣传(chuan)功能(四)经(jing)济功能(五(wu))协调功能
第四节新的教育机制——家庭、社会、学校间的结合
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一)家(jia)庭(ting)教育、社(she)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pei)合有利(li)于实(shi)现整个教育在(zai)时(shi)空上(shang)的紧密衔接。
(二)家庭教(jiao)(jiao)育、社会教(jiao)(jiao)育、学校(xiao)教(jiao)(jiao)育的(de)协调(diao)一(yi)(yi)致、互相配合(he)有利于保证整(zheng)个教(jiao)(jiao)育在方向上(shang)的(de)高(gao)度一(yi)(yi)致。
(三)家庭教(jiao)(jiao)(jiao)育(yu)、社(she)会(hui)教(jiao)(jiao)(jiao)育(yu)、学校教(jiao)(jiao)(jiao)育(yu)的(de)(de)协调一(yi)致、互相配(pei)合,有(you)利于(yu)实现各(ge)种(zhong)教(jiao)(jiao)(jiao)育(yu)间的(de)(de)互补作用,从(cong)而加(jia)强整(zheng)体教(jiao)(jiao)(jiao)育(yu)的(de)(de)有(you)效性
总之,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种教育是各有特色的,它们之间很难互相代替,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益。
二、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一(yi))互相访问
其内容无外乎三个方面:一(yi)是了(le)解(jie)孩(hai)子所(suo)在的学校、班级和(he)家庭的基本情况。二是互相通报学校、家庭近来发生的重要变化,以及孩子在学校、家庭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状况。三是共同协商和制定今后教育孩子的步骤和方法,做到互相协调、互相配合,防止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教师与家庭互相联系要注意三个问题:(1)要坚持经常(2)双方都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3)教师与家长联系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条件和内容允许,应邀请孩子共同参与谈话,以增进融洽的气氛。
(二(er))通讯联系
方式有:书信、联系卡、电话、口信等等。
(三)召开家长会
主要有全校性家长会、年级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三种形式。最常采用的是班级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的特点,是学校方面能在较短时间内与绝大多数家长取得一般性的联系,联系而广泛,效率高。
召开家长会时,事先应有充分的准备,目的要明确,中心要突出,选择时间合适,内容要丰富,以利于更多的家长参加会议和更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工作。
(四)在学校中组织(zhi)家长委员会
其主要特点是,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性很强,它既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责任感,也有利于争取更多的方面支持学校的工作。
(五)举办家长(zhang)学校
主要内容是请校长、教导主任、教师和有关专家讲解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有时也请家长们互相交流有关教育子女的经验和体会。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能从教育理论方面给家长以指导,从而为今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打好基础。
三、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一)建立学(xue)校、家庭、社会三(san)结合的(de)校外教育(yu)组织,使学(xue)校与学(xue)生主要居住区间形(xing)成稳定的(de)联系
(二)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gong)同开(kai)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
(三)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he)保持经(jing)常性(xing)的联(lian)系
(四)学校(xiao)与社会专(zhuan)门(men)性(xing)的社会教(jiao)育机(ji)构建(jian)立稳定(ding)的联系
(五)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cun)镇(zhen)、部队等建立(li)联系(xi)
第五章课程结构
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
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一)课程要素的演化
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这里所说的“经验”,主要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经验,即前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所积累的基本认识成果。所谓“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课程要素演化的规律:首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课程结构的要素纯属于间接经验的要素,没有包含学生必要的直接经验。这同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和社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相适应的。到20世纪上半叶,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课程自身发展的内部矛盾,出现了杜威等人设计的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课程。其课程要素主要取自学生的直接经验。至20世纪50年代,杜威的活动课程被否定,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直接经验为次的新型课程,其课程要素比较全面,组合也日趋合理,这就是课程要素演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二)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新中国的学校课程基本上属于现代课程。虽然它尚未完全摆脱传统课程的影响,但是,它正向现代课程转化。我国中(zhong)小学课程包含(han)着(zhe)认知(zhi)经验要素、道(dao)德经验要素、审美(mei)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认知经验要素:是新生一代需要掌握的人类科学文化中的基本知识以及人类有关的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的经验。
道德经验要素:是年轻一代需要继承的社会主义道德中最基本的观点、品质和行为习惯。
审美经验要素:是社会主义新公民需要学习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立于关于审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
健身经验要素:是儿童和青少年需要获取的前人关于健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习惯。
课程要素确定后,还需转化为一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这是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这三种课程成分是在课程的漫长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课程的结构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lei)、知识(shi)类(lei)、技(ji)艺类(lei)学科之间的关系
我国学校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大致上是由工具类学科、知识类学科和技艺类学科组成的。
工具类学(xue)科(ke)主要(yao)指语(yu)、数、外(wai)。三门学科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自身也有发展心智的价值,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知识类(lei)学(xue)科主要指社会学(xue)科与(yu)自(zi)然学(xue)科两大类(lei)。这是从人类社会文化遗产中精选出来的知识体系,无论对社会的延续,还是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打破学科界限,以跨学科或多学科的方式改进课程,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趁势。
技艺(yi)类学科主要(yao)指(zhi)体(ti)育、艺(yi)术类与(yu)技能类两方面(mian)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在中学阶段,着重体育保健、艺术修养以及生活、劳动方面的其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技艺类学科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是到了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了。
(二)必修(xiu)课、选修(xiu)课、活动(dong)课与(yu)社会活动(dong)之间(jian)的(de)关系
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bi)修课(ke)(ke)是指(zhi)所(suo)有学生(sheng)都必(bi)须修习(xi)的课(ke)(ke)程。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主要是由这四个方面构成的。就一般而言,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主要应该以必修课为主,侧重于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同时又顾全到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并把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也纳入课程计划中来。这样有利于系统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应付敷衍。因为这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一)学(xue)科课(ke)程
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学科课程论认为各学科的逻辑体系,反映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教学内容应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严格地按每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教材。分科学习,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
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优点: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特点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
缺点: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针对传统学科课程不足。出现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四类课程形式,都是对传统学科课程的改进和扩展,是对其主流地位的巩固和加强。
相(xiang)关课程:亦称“联络(luo)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既保持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又在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确定相关科目的科际联系点,使各科教材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融(rong)合课程:亦(yi)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
广域(yu)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
核(he)心课(ke)(ke)程:亦称“问题课(ke)(ke)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上述四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改正学科课程分科太细的缺点,采用合并有关学科的办法,来编写课程,使每一门学科包括的科学领域较广,实际上都是综合课程。只是各类知识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不同。
(二)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zhe)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ia)杜威和(he)克伯屈。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儿童的某些基本动机作为教学组织的中心,以代替学科作为课程的基础。一般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可分四类:(1)社会动机,即跟其他儿童一起活动的欲望;(2)建设动机,即建造东西和加工原料的欲望;(3)探索动机,即好奇的倾向以及实验的愿望;(4)表演动机,即欣赏和创作各种文艺作品的愿望。
我国提倡的活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指导的,在改造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活动课程。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主义教育学派曾经推行的活动课程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质的区别。它吸取了实用主义活动课程下列优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获取一定的直接经验;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的质有以下区别:(1)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为理论基础,而不是以主观主义经验论为理论基础。(2)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即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按照社会要求与学生需要相结合的准则,全面确定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3)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处于辅助地位。(4)既有结构性,又有一定弹性。(5)既有灵活性,又有一定计划性。这是我们提倡的新型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概念
显性课(ke)程(cheng),亦称“正式课(ke)程(cheng)”、“公开课(ke)程(cheng)”、“官方课(ke)程(cheng)”。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的考核的依据之一。
隐性课(ke)程,又称“非正式课(ke)程”、“潜在(zai)课(ke)程”、“隐蔽(bi)课(ke)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是它美国学者杰克森1966年提出的。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据研究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递进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互促进的,在相互依赖中共同发展。
(2)转(zhuan)换(huan)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不是表态的,而是一种主动辩证的关系。
(3)互补关系: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获得教育性经验也应该是多方面的。隐性课程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与显性课程有着内在的互补关系,共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
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
物质(zhi)——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显性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接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
组织——制度类(lei)。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制度、教育内容、管理评价等广泛意义上的制度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这一类处于中层,较为隐蔽,因而也不易被改变。
文化——心理类(lei)。主要指学校的各文化学科、校风、班风、群体规范、社会信息、课堂教学气氛等方面内容对学生产生的显性课程以外的潜在性影响。这一类处于隐性课程的最深层,是隐(yin)性课程(cheng)的(de)“硬核”,它的隐蔽性最深,惰性最大,最不易改变。
隐性课程的结构呈层次性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物质到心理,其影响力是从外向内递增。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隐性课程对人的情、意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具体有以下功能:
(1)陶冶功能(neng)(2)育(yu)美功能(neng)(3)益智功能(neng)
(4)健体功能
3、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隐性课程的设计应校内外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隐性课程是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因此在设计中要重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要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影响的方面。
其实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chuang)造良好的(de)(de)社会环境。(2)明确(que)隐性课程(cheng)的(de)(de)目标(biao)。(3)发挥教(jiao)师在实施隐性课程(cheng)中(zhong)(zhong)的(de)(de)作(zuo)用。(4)通过(guo)活动培(pei)养学生的(de)(de)参与意(yi)识(shi)。(5)克服隐性课程(cheng)中(zhong)(zhong)的(de)(de)消极(ji)因素(su)。
四、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决定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三大因素:
其一是我国社(she)会主义社(she)会的(de)发(fa)展对(dui)中小学生成长的(de)客观要求;
其二是中(zhong)小学个体发(fa)展的需(xu)要;
其三是科学文(wen)化发展(zhan)的趋势(shi)。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小学的课程内容须由下列四个部分来组成:
(一(yi))关于(yu)自(zi)然(ran)、社会和(he)人的(de)基础知识以及某些(xie)相应(ying)的(de)直(zhi)接经验
上述三类基础知识中,每一类都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由一系列理论基础知识与必要的实用基础知识所组成。
所谓理论基础知识,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所谓实用基础知识是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日后参加现代社会生活有实际价值的知识。
三类基础知识中,每一类知识一般都由下列几种元素组成的:
(1)基本事实。(2)基本概念(3)规则、规律及原理。(4)有关活动方法的知识。(5)有关社会关系的准则和评价的知识。
(二)关于(yu)某些活动方式(shi)的(de)经(jing)验
技能可分两类:
智力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种智力活动的方式。是在头脑内部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技能。
操作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种机体运动或操作某种对象的活动方式。
(三)关于提高能(neng)力的经验(yan)
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包括掌握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修改心理特征。中小学需逐步具备七种能力:即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一定水平的智力;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辨别是非及美丑善恶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等。
这一类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不同类型的能力要求不同类型的训练材料。(2)它与实际活动有密切联系,用以培养某种能力的训练材料与某种实际活动的特点相符合。(3)按照不同的活动方式,提供不同的心理训练材料。
(四)关于对待世界与活动的态度,即培养情感(gan)——意(yi)志方面的学习内容
它包含一系列特殊的内容,主要是对待科学知识、道德标准、现实审美表现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情感——评价态度。
以上四类课程内容是中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需要。它们在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各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彼此不能互相代替。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四者缺一不可,不能把课程内容简单地看作知识和技能。四者是相互联系的:没有知识就没有技能;要培养能力,需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又须通过情感修养来吸取发展的动力。可见,这四类课程内容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五、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1)重视(shi)课程(cheng)内容的理(li)论(lun)化(hua)、综合化(hua)。
(2)强(qiang)调(diao)知识的系统化(hua)、结(jie)构化(hua)。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重视个别差异。
(5)加强课(ke)程与社(she)会(hui)生(sheng)活、生(sheng)产实(shi)际的联系(xi),实(shi)施综合技术(shu)教育。
(6)重(zhong)视(shi)课程的文化(hua)内涵,本民族文化(hua)传统(tong)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分(fen)配化(hua)的了解与交流(liu)。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xue)生的(de)全(quan)面主动发展(zhan)作为课程目(mu)标(biao)的(de)基本价值(zhi)取向
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
课程结构化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首先是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其次是学科的知识结构。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ge)性(xing)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nei)容上科学(xue)教育与人(ren)文教育的结合
第二节中小学的课程表现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小学课程设置模式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
第二、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第三、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一些学科的内容比较满,学科体系比较陈旧,许多适应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难以再吸收进来。
一(yi)、教学计(ji)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学工作计划。它指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教(jiao)学(xue)计(ji)划体现了国家对(dui)学(xue)校的统一(yi)要(yao)求(qiu),是办学(xue)的基本纲领和重(zhong)要(yao)依据。
其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fen):
(1)学科设置(2)学科顺(shun)序(xu)
(3)课时分配(4)常年编制(zhi)和(he)学周安排(pai)
二、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的意义、结构和作用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是选择(ze)具体(ti)教(jiao)材(cai)和编写均衡生产书的主(zhu)要依据。
它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1)说明部分(2)本文部分(3)其他
三、教材
1、教科书和视听教材的意义和作用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shi)验、图表、注释、附(fu)录等部分构成。
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另外,视听教材也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2、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xing)、思想(xiang)性(xing)、效用性(xing)的统一。
(2)在教材的<编排(pai)上(shang),要(yao)做到知(zhi)识的(de)内(nei)在逻辑与教学(xue)法要(yao)求的(de)统一(yi)。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cai)取(qu)直线(xian)式与(yu)圆周式(螺旋式)两种(zhong)。
(3)教科(ke)书的编排(pai)形(xing)式要(yao)有利(li)于学生(sheng)的学习(xi)。
以上所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视听教材,前后左右互相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整体。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之间——教学设计
一(yi)、教学(xue)设(she)计的特征
(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tong)化(hua)。
(2)教学目的(de)建立在对(dui)系(xi)统环境的(de)分析上。
(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lai)描述。
(4)对学(xue)生的了解(jie)是系(xi)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重点是教学策(ce)略的计划和媒(mei)体的选择。
(6)评价是设计(ji)过程的一部(bu)分。
教学设计是按照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来测定和分等的。
二、教学(xue)设计的步(bu)骤
(1)规定教学的预期(qi)目(mu)标。尽可能用可观(guan)察(cha)和可测量的行为变(bian)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xue)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ta)们的原(yuan)有知识、技能和学(xue)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dian)(dian)状(zhuang)态(tai)过(guo)渡到疑点(dian)(dian)状(zhuang)态(tai)应掌握(wo)的知识技(ji)能或应形成(cheng)的态(tai)度(du)与行为(wei)习惯(guan)。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cai),提供学习(xi)指导。
(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qi)学生(sheng)的反应并(bing)提供反馈(即平(ping)时(shi)所说的练习设计(ji))。
(6)考虑如何对教学(xue)的(de)结果进行科学(xue)的(de)测量与评价,主要(yao)指测试及评分。
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1)我们(men)期望学(xue)(xue)生学(xue)(xue)习什(shen)么(me)内容?(教学(xue)(xue)目标(biao))
(2)为达到预期目标,我(wo)们(men)打算如何进行(xing)这种(zhong)学(xue)(xue)习(xi)(教(jiao)学(xue)(xue)策(ce)略(lve)教(jiao)学(xue)(xue)媒体)
(3)在(zai)进行这(zhei)种(zhong)学习时,我们如何及(ji)时获取(qu)反馈信息(xi)(教学评价)
三、教学目标的叙写
第六章课堂教学
第一节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要素
加涅认为,构成教学过程有九个要素。
(一(yi))引起学生注意
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
要引起学生对学注意,通常有如下做法。(1)激发学生(sheng)的求(qiu)知欲。(2)变(bian)化教学情境。(3)结合学生(sheng)的经验,从已知到未知。
(二)提出教学(xue)目标
教学目标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将要学习什么和怎样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唤(huan)起已(yi)有经(jing)验(yan)
在提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之后,教师进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唤起学生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已有经验。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四)提(ti)供(gong)教材内容
教师向学生提供教材内容,从教师方面来说,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从学生方面来说,就是运用他容量有限的短时记忆的知识与其长晃动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相结合,从而学到新知识,并将其输入长时记忆中存储起来。以教材为中介所构成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始终是相互作用的,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五)指导学生(sheng)学习
(六(liu))注意学习(xi)表(biao)现
(七)适时给予反馈
(八)评定学习(xi)结果
(九)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dao)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
(一)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是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基础,因而是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而技能的形成、智能和个性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促进知识的增长。而且,知识传授又是和技能的形成、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互相交织在一起,相成相成,互炒因果的。
(二)形成技(ji)能
形成技能的过程和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统一的,技能和知识也是互为青蛙表里,互为依存的。技能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三)培养智能
培养智能是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统一过程中进行的,三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统一体。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教学(xue)认识过程(cheng)简约(yue)性的规律
(二)教(jiao)和学相互依(yi)存的规律
(三(san))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cu)进的(de)规律
1、教育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2、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四)教学(xue)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第二节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教学原则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yi))理论联系实(shi)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为了使学生能自学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科结构,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2)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3)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
(二(er))科(ke)学性与思想(xiang)性结合(he)的(de)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1)实物直观(2)模拟直观(3)语言直观
(四)因材(cai)施(shi)教的(de)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五)循序渐进(jin)的(de)原(yuan)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七)启发性的原则
启发怕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学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三节教学中问题的处置——教学方法、技术和策略
一、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和种类
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和其斯塔尔把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两部分。
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重要的依据有四点:
(1)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2)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现代技术设备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1、讲授法
亦称:“口述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课堂四种方式。其优点是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其弱点是,如使用不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可能受到压抑。这种教学法有效使用的条件是: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学生听讲的能力,能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变换讲授的具体方法并与其他多种教学方法配合。
2、谈话法
亦称“回答法”,“提问法”。师生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启发式谈话,主要用于传授知识与创造性复习旧知识。二是问答式谈话或再现式谈话,主要用于巩固与检查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有效使用的条件是:教师具有较强的教材驾驭能力与应变能力,能在新的教学情境中抽象、条理、设问出最基本的教学问题。谈话法是教师劳动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一部分,它使教学内容处于不断转化之中。
3、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读书指导法
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具体类型有:(1)分段型。(2)双节型(3)课外及课后预习型(4)专任导师指导型(5)读书指导课型。
5、演示法
演示法,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潮法常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其实施要求是:(1)按照教学任务和教材逻辑事先考虑好演示目的、所用教具以及在何时用何种方法等。(2)用以演示的对象,能突出显示所学材料的主要特征(3)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以区别其主要特征。(4)全部组织工作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发展求知欲、主动性和抽象思维。
6、参观法
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7、练习法
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按练习目的可分预备性练习、训练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按练习内容可分心理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和文明行为习惯练习。练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开始阶段(2)中间阶段(3)结束阶段。练习的基本要求是(1)使学生明确目的和要求(2)精选练习材料(3)掌握正确的方法(4)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5)注意系统性、经常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6)要有反馈(7)方法多样化,引起学生举,使其保持注意力。
8、实验实习法
实验实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9、发现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0、情境教学法
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二)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1、选(xuan)择(ze)的(de)教(jiao)学方法是否(fou)符合学生特点、教(jiao)师特点、教(jiao)学大纲的(de)规定,是否(fou)采用了(le)现代化设备
2、选择的(de)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sheng)的(de)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yong)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gan)扰教与(yu)学(xue)的智力(li)问题(ti)和情趣(qu)问题(ti)
4、选择的(de)教(jiao)学(xue)方法(fa)是否给学(xue)生(sheng)带来满足感
5、维持课(ke)堂纪律是(shi)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ti)
(三)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
一般教学方法的实话都要具有五个步骤
(1)引起动机(2)呈现教材(3)举例说(shuo)明(4)归纳概括(5)布置作业
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学技术是指教学中使用的传递信息的媒体和进行教学的技术手段。它的作用是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个别化,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
(1)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别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
(2)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3)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
(4)能增进效率
(5)能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扩大教学规模。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方法
1、课堂播放教学法。
主要有两种(1)演播法(2)插播法
2、远距诹播放教学法
主要有两种(1)现场直播法(2)录制播放法
3、程序教学法
4、机器考查成绩法
(1)课堂应答分析器考查法(2)声像记录分析法(3)计算机考查法
三、教学策略
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交流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
(一)教学策略的分类
1、先行组织者策略
源于奥苏贝匀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概念形成策略
源于布鲁纳等人的理论研究,包括选择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
3、认知发展策略
建立在皮亚杰的研究基础上。
4、随机管理策略
5、自我管理策略
6、行为(wei)练(lian)习策(ce)略,又称“直接教学”
(二)发展性教学策略特点是:
(1)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4)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5)研究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教学过程规律,融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形成教学个性风格,使学生在整体优化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生活活泼主动的发展。
第四节教室行为的形成——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了解学生(sheng)的需要(yao)
(二(er))建(jian)立积极的师生关系(xi)和同伴(ban)关系(xi)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jia)学习
(四(si))建立(li)教室常(chang)规(gui)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一)学(xue)校(xiao)领导的管理方式
(二(er))学生定型期望
定(ding)型期望(wang)是指人们(men)对某一(yi)种(zhong)职(zhi)业或职(zhi)务(wu)类型的(de)人,在行(xing)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fang)向的(de)期望(wang)。
(三)班集(ji)体(ti)的特点(dian)
(四)教(jiao)师的行为(wei)方式
教师行为的相关因素:
1、强制性的因素2、亲和性因素3、操作性因素
三、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是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
(一)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准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气氛必须要有下列行为:
(1)接纳感受(2)赞赏或鼓励(3)接纳意见
(4)善于发问
(二)“中性力量”的处理
课堂中有三类力量的影响:
(1)积极力量,指增进学生学习的行为
(2)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
(3)消极力量,即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
中性力量的表现形式有:
(1)不在听课,但静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2)张开双眼出神地往别处
(3)既不吸引别人也不使其他人分心的乱涂乱画
(4)两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交换意见
(5)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
需要教师的诱导,从而转化为积极状态。
第五节教与学的联结——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事实上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yi))班级上课是教学(xue)的基(ji)本组织(zhi)形式
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点与功能:
首先,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事实上质量
其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其三,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其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可(ke)分为:新授课(ke);巩固课(ke);技能(neng)课(ke);检查课(ke)
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lai)分(fen)的(de),可分(fen)为:讲授课(ke);演示课(ke);练(lian)习(xi)课(ke);复(fu)习(xi)课(ke)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二、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一(yi))作业(二(er))辅导(三)讲座(四)参观
三、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
第七章教会学生学习
第一节学生知识和智力的获得——学习的分类和过程
一、学习的类型
第一、知识(shi)的(de)(de)学(xue)习。其(qi)中包括学(xue)习知识(shi)时的(de)(de)感知和(he)理解等。
第二、技(ji)能和(he)熟(shu)练的(de)(de)学习。主要指(zhi)运(yun)动(dong)(dong)的(de)(de)、动(dong)(dong)作(zuo)的(de)(de)技(ji)能和(he)熟(shu)练。
第三、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第四、道(dao)德品质和行(xing)为习惯的学习。
二、种类学习的过程
(一)知识学习的过程
分为选择、领会、保持、应用四个阶段
(二)技能学习的过程
经历定向、分(fen)解、定位和熟(shu)练四(si)个阶段(duan)
(三)能力学习的过程
(四)品德学习的过程
三、学习的基本思想
(—)学生的能力、(二)过去的经验、(三)学习的准备、(四)保持和遗忘、(五)练习、(六)理解关系、(七)机能上的相似、(八)概念的重要性、(九)发现、(十)学科内容、(十一)评价和态度、(十二)动机(十三)知道自己有进步、(十四)学习的自由、(十五)学习的自由
第二节学习的管理——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zu)织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反映学习活(huo)动的整体(ti)性
(一)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事性与系统性
(二)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
(三)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
(四)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二、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学习活动总量是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所谓学习量是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总和。学习活动总量的确定和分配要依据一定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一)要保证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二)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
(三)合理设计各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
(四)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
劳动量即生产劳动给予人体的生理负担量。
运动量指体育运动给予人体的生理负担量。
三、劳逸安排的节奏性
首先,是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交替进行。其次,是文理各科、动静科目的交替安排,做到动静相依、文理相间,使一部分神经细胞几十分钟后转入抑制,让另一部分处于抑制状态的细胞兴奋起来。
第三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的态度、程序、途径、手段和技能
一、学习方(fang)法(fa)指(zhi)导的目(mu)标
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一)学习条件的最优化(hua)
(二)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三(san))逐步形(xing)成自学技能
自学技能包括:(1)自学的组织技能(2)自学的信息技能(3)自学的智力技能
二、学习(xi)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一(yi))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二)把学习方法(fa)指导的研(yan)究与研(yan)究学生结(jie)合(he)起来
(三(san))激(ji)发(fa)学生学习的自(zi)学性(xing)、主动性(xing)
(四)学(xue)习方法指导,必(bi)须着眼于学(xue)生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
(一)了解学情(二)制定计划,做好准备
(三)实(shi)施指导(四)反馈控制
四、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和方式
(一)途径
大致有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进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进行;通过家长或其他人员来进行等三个方面。
(二)方式
主要有系统传授(shou)式(shi)、专题讨论(lun)式(shi)、学科渗(shen)透式(shi)、学习诊断(duan)式(shi)、经验交(jiao)流式(shi)五种
五、几种主要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指(zhi)导学(xue)(xue)生(sheng)学(xue)(xue)会(hui)(hui)(hui)(hui)制(zhi)定(ding)个人的学(xue)(xue)习(xi)计划(二)指(zhi)导学(xue)(xue)生(sheng)学(xue)(xue)会(hui)(hui)(hui)(hui)阅读(三)指(zhi)导学(xue)(xue)生(sheng)学(xue)(xue)会(hui)(hui)(hui)(hui)观察(cha)(四)指(zhi)导学(xue)(xue)生(sheng)学(xue)(xue)会(hui)(hui)(hui)(hui)记忆(五)指(zhi)导学(xue)(xue)生(sheng)学(xue)(xue)会(hui)(hui)(hui)(hui)独立思考(六)指(zhi)导学(xue)(xue)生(sheng)建立科学(xue)(xue)的学(xue)(xue)习(xi)程序(七)指(zhi)导学(xue)(xue)生(sheng)学(xue)(xue)会(hui)(hui)(hui)(hui)排除学(xue)(xue)习(xi)干扰
第八章教会学生做人
第一节塑造完整的人——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和特点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对儿童个性素质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社会实践过程。具体地说:(1)跟随上现代化的需要,瞄准人才素质,采取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2)面向学生全员扎扎实实地实施教育;(3)抓住全面提高学生个性素质的教育目标,落实到教育过程的始终。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科学的系统工程。它具有整体性、基础性、内化性、综合性等四个特点。
整(zheng)体(ti)性(xing)。素质的整体特点,要求素质教育必须整体化。即素质教育是教育“全员”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基础性。素质的发展性特点,要求素质教育既为每个学生步步发展打好基础,又为每个未来公民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建立起自学和继续发展的坚实丰厚的基础和生长点。
内化性。素质的本质,要求素质教育注重并切实把外在影响和要求为学生个体的素质。
综合性。素质教育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人等影响因素。实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则是最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预期效果的教育措施之一。
二、素质教育目标分解
(一)思想政治素(su)质目标及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教育,主要解决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问题;思想素质教育,主要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
(二)道德素质目标及教育
道德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法制观察主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
(三)文化素质目标及教育
人类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科学、道德和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真、善、美的教育。
(四)生理素质目标及教育
生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生理素质教育要合理地开发人的各种潜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自然素质。
(五)心理素质目标及教育
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六)审美素质目标及教育
审美素质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创造美的能力等。
审美素质教育即美育或审美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科学的审美观察、较强的审美感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过程。
(七)劳动素质目标与教育
劳动素质,包括热爱劳动的态度、自觉劳动的习惯、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等。
(八)交往素质目标及教育
三、现代价格素质的基本特征
现代人的人格特征,即具有理智和情感和谐发展的心理机制,高度创造力的活动效能以及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伦理内容。其内涵有十二条:
(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
(2)准备与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3)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
(4)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
(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效率。
(6)计划
(7)知识
(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
(9)重视专门知识,有愿意根据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10)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
(11)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
(12)了解生产和过程
四、人格教育的方法
(一)树(shu)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确定人格(ge)教育的导向
(三)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第二节人成长的历程——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
(一)道德认识的掌握
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是指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1)从他分律到自律。(2)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3)从他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在自学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四、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一)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一贯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节育人的基本规范--德育原则
一、理论(lun)和实践相结合(he)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二、疏(shu)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三、发扬(yang)积极(ji)因(yin)(yin)素、克服(fu)消极(ji)因(yin)(yin)素原则(ze)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si)、严格要求与尊(zun)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依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五、因材施(shi)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六(liu)、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七、教育(yu)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第四节育人活动的操作---学生教育的方法
一、说服教育
说服是使对方放弃原来观点和认识,接受教师的意见。
二、榜样和示范
教师和家长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有两种途径,一条是言语教诲,另一条是向儿童展示自己的行为实践。
榜样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榜样的行为要感人。
示范主要形式有:行为示范、言语示范、象征性示范、抽象示范、创造示范、参与性示范、延迟示范。
三、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练习(二)制度(三)委托任务
(四)组织活动
四、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学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一)学习这是指为提高思想而进行的学习。(二)座右铭(三)立志(四)自我批评(五)慎独
五、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一)人格感化(二)环境陶冶(三)艺术陶冶
六、评价
品德评价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是对学生业已形成的思想品德或目前已有的品德发展状况的一种评价。
(一)奖励:赞许、表扬(yang)、奖赏(shang)
(二)惩罚: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
(三)操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