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皋闲题
临皋亭①下(xia)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ban)是峨(e)眉雪水(shui),吾饮食(shi)沐浴皆取焉,何(he)必(bi)归乡哉!江山风(feng)月,本无常主(zhu),闲者(zhe)便是主(zhu)人。闻(wen)范(fan)子丰新(xin)第②园池,与此孰(shu)胜?所不如者(zhe),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er)。
(二)记游松风亭
余尝(chang)寓居(ju)惠州⑤嘉佑(you)寺,纵步松风(feng)亭下。足力疲乏,思(si)欲(yu)就亭止(zhi)息(xi)。望(wang)亭宇(yu)尚在木末⑥,意(yi)谓是(shi)如何得(de)(de)(de)到?良(liang)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bu)得(de)(de)(de)处?”由是(shi)如挂钩(gou)之鱼,忽得(de)(de)(de)解(jie)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xiang)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si)敌,退则死(si)法⑦,当恁么时也不(bu)妨(fang)熟歇。
(选自《东(dong)坡志(zhi)林》)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 ③两税:夏秋两税。 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ceng)贬为建昌军司(si)马(ma)惠州安置。⑥木末:树(shu)梢。 ⑦死法(fa):死于军法(fa)。
(1)解(jie)释下列加点的词语(yu)。(2分(fen))
①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ci)孰胜 胜 ___________
②虽兵阵相接 虽 ___________
①优美,美好;②即使。
(2)下列句子(zi)中,加点(dian)的“若”与“若人悟此(ci)”中的“若”意(yi)义和用法相同的一(yi)项是(2分(fen))
A. 若毒(du)之乎(hu) (《捕蛇者说》) B. 若夫淫(yin)雨霏(fei)霏(fei) (《岳阳楼记》)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
C
(3)请用现(xian)代汉语翻译(yi)下面的句子
由(you)是如挂钩之(zhi)鱼,忽得解脱(tuo)。
因此,我就像挂在鱼(yu)钩上(shang)的鱼(yu),一下子(zi)获得了解脱。
(4)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yi)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zhong)“闲者(zhe)”一(yi)词的理解。(2分)
在这(zhei)里指有(you)空(kong)闲时(shi)间、且拥(yong)有(you)自由、审美心灵的人。
(5)两则短文虽(sui)作于不(bu)同(tong)(tong)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que)有共同(tong)(tong)之处。请(qing)概(gai)括(kuo)写出(chu)。(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xia)面的文章,完成(cheng)11—14题。(12分(fen))
激发“到此一(yi)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⑧同样是神(shen)庙,雅典(dian)阿(a)波罗(luo)神(shen)庙的一块石板上,刻(ke)着(zhe)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zi)己。反思埃(ai)及神(shen)庙刻(ke)字事件,以(yi)此为契机(ji)省察自(zi)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zhong)赢(ying)得尊(zun)敬(jing),更让我们(men)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选自2013.5.27《人民日报》)
11.作者在文(wen)中针对“到此一游”这(zhei)类不文(wen)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guan)点是(shi)什么?(3分)
12.第(di)③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dou)是一部中国读(du)本’,这句(ju)提醒更有特(te)殊(shu)含义(yi)。”“特(te)殊(shu)含义(yi)”应该怎(zen)么理(li)解(jie)?(4分)
13.第⑤段画线句子(zi)运用了(le)什么论证方(fang)法?论证了(le)什么观点?(3分)
14.阅读第段(duan)根据(ju)上(shang)下文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shi)例,反思我(wo)们身边的不(bu)文明行为(wei),并以此(ci)为(wei)镜,自(zi)戒自(zi)省。(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wan)成15—19题。(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