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

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爱上海 > 高中语文 > 智慧钥匙

高考默写试题集锦参考答案

[移动版] 作者:唐伯牛

关于书(shu)(shu)和读书(shu)(shu),古往今来的(de)许多人(ren)谈过,在我(wo)们这一次的(de)读书(shu)(shu)漫谈中,也有意识地展现了一些见(jian)解、认识和感受。我(wo)们来集(ji)中听听另(ling)外一些人(ren)的(de)意见(jian)吧。

一、(1)舍南舍北皆春水,。,。    盘餮市远无兼味,。肯与邻翁相对饮,。(杜甫《客至》)   [答案]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樽酒家贫只旧醅。隔篱呼取尽余杯。    (2)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苏轼《赤壁赋》)    [答案]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谁家新燕啄春泥。/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二、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②君当作磐石 磐石无转移
 ③江娥啼竹素女愁 昆山玉碎凤凰叫
 ④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三、(1)池塘生春草
 (2)载舟覆舟
 (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该题选(xuan)句仍然(ran)是两句出自古诗、一句出自古文, 材料都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初(chu)高中背诵篇目中,只要不写错别字(zi)就可(ke)得(de)分。

四、(1)侣鱼虾而友糜鹿 渺沧海之一粟 (2)映阶碧草自春色 三顾频烦天下计 (3)天上人间 思无邪
五、(1)我欲因之梦吴越(yue) 湖月照我影 (2)渔(yu)舟唱晚(wan) 响穷(qiong)彭蠡(li)之滨 (3)那(nei)人却在(zai) 灯火阑珊处

六(liu)、(1)奔流(liu)到海不复(fu)回(hui)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ren)生得意须尽(jin)欢  天(tian)生我材必有用 会须一饮三百(bai)杯 (2)惑之不解(jie)  小学(xue)而大(da)遗  天(tian)涯若比(bi)邻  儿女共沾巾  天(tian)下谁(shei)人(ren)不识君(jun) 

七、(1)韩愈  青霭入看无    (2)姜夔  尽荠麦青青    (3)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每空(kong)1分。如果(guo)有错别字(zi),则(ze)该(gai)空(kong)不给分。

八、(1)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采兮辞》) (4)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姚鼐《登泰山记》)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九、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⑴,送我至划溪";王维《山居秋暝⑵》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⑶《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⑷"。
十、(1)危樯(qiang)独(du)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da)江流 官(guan)应(ying)老(lao)病休 天地一沙鸥(2)必(bi)先利其器 风景旧曾谙 春来(lai)江水(shui)绿如蓝 两(liang)处闲(xian)愁 才下眉(mei)头

十一、⑴晓来(lai)谁染霜林醉,  总(zong)是离人泪(lei)⑵冰泉(quan)冷(leng)涩弦(xian)凝(ning)绝(jue)   别有(you)幽愁暗恨生⑶逝者(zhe)如(ru)斯夫     不舍昼夜(ye)


十二、(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2):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3):疏(shu)影横斜(xie)水清(qing)浅 暗香浮动月(yue)黄昏

十三、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③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⑤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十四、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苟子《劝学》)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屈原列传》)
  (6)老当益壮,宁移(yi)白首(shou)之心(xin)?穷(qiong)且益坚,不坠青云(yun)之志。(王勃(bo)《滕(teng)王阁序》)

十五、(1) 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蓄妻子
  (2)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3) 八千里路云和月      白了少年头
十六、(1)云霞(霓)明灭或可(ke)睹 (2)蝉则(ze)千转不穷 (3)山色有无中(zhong) (4)一时多(duo)少豪杰 (5)毕竟东流去 (6)小人常戚(qi)戚(qi)

修辞专项训练答案及简析

 1.B(从B项的意思看,后一个“巴金”当指巴金作品的风格特点,而不是指代“巴金”这个人)
 2.举例:①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②深秋山林中的独步  ③是灵魂的依傍  (前有“春日”,后有“隆冬”,故①②应填“仲夏”、“深秋”之类;③处应说书籍对人的作用)
 3.(1)预祝它将留下甘甜的果  (2)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3)乘风破浪,勇做大有可为的弄潮儿。(填下的句子应是前后对照的)
 4.答案举例:我喜欢自然风光,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喜欢生活中的故事,而更喜欢富有魅力的风光摄影,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5.大浪迭起时,敢于勇往直前的扁舟对于懦弱者,尝试是一堵阻止前进的墙。
 6.(1)微风吹拂,春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漫步其间的游人感觉出春天的柔和与细腻,小草也贪婪地吮吸着雨露,柳条在轻轻摆动婀娜的身姿。
  (2)风乍起,就掀起几片飘零的树叶,雨点像一个个小雪粒,浸入肌肤,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抬起头来望望天,天色灰蒙蒙的,不知何处是归程?(以上是举例)
 7.(1)千家灯火夜如昼(2)火树光腾不夜城(举例,合要求即可)
 8.(1)跃马争春     (2)修身百年功(举例)
 9.各人可以根据自己对“承诺”的理解作答,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1)可以说“承诺是……”,(2)(要用比喻
 10.示例:我是溪水,/不知疲倦地在河床/潺潺地流淌,/向前,向前……/我坚信/前方有我的大家园。
 11.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朵朵五彩的鲜花;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12.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要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13.父亲(qin)以(yi)豆(dou)大的(de)汗珠滋润着禾苗,父亲(qin)上山植(zhi)草种树,为大山准备锦绣(xiu)新衣(yi)。(举(ju)例)

2006高考语文诗词曲鉴赏汇编(第二组七套)

  参考答案:
 1 .(1)曲牌
  (2)B
  (3)“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
 2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3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4 (1)【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5 【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6 【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7 (1)【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
  (2)【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

查看更多答案资料
随机推荐
�Ϻ���ǧ��,�Ϻ���ǧ��Ʒ��,���Ϻ�419��ǧ���Ϻ�Ʒ����,����������,����ɣ�����Ϻ���ǧ��,�Ϻ���ǧ��Ʒ��,�Ϻ���ǧ������ҹ�Ϻ���̳,�Ϻ�419��̳,ҹ�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