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de)一项(xiang)是( )(2分)
A.骊(lí) 歌 蓦(mò)然 黄晕(yun)(yùn) 盘(pan)虬(qiu)(qiónɡ)卧龙
B. 剽悍(piāo) 伎俩(liǎnɡ) 镂(lóu) 空 忧心(xin)忡(chōnɡ)忡
C. 荫(yin)庇(yìn) 恣(zi)睢(sūi) 炽热(chì) 踉踉跄(qiànɡ) 跄
D. 遒(qiu)劲(jìnɡ) 脑(nao)髓(suǐ) 繁衍(yan)(yǎn) 叱咤风(feng)云(z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xiang)是(shi)( )(2分)
A.窸(xi)窣作响 张(zhang)皇失措 巧妙绝轮 粗制滥造
B. 根深蒂(di)固 一(yi)视(shi)同仁(ren) 美不胜收 长(zhang)途跋涉
C. 骇人听闻 仙(xian)露虬浆 重蹈(dao)覆辙 顶礼(li)模(mo)拜
D. 遍稽群籍 义愤填膺(ying) 莫衷一视 涕泗横流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da)问题。(3分)
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 它__________ 。《说(shuo)文解字(zi)(zi)(zi)·示部》里的(de)字(zi)(zi)(zi)从时间、地点(dian)、对(dui)(dui)象、等不同(tong)的(de)角度反(fan)映(ying)了(le)中国古代的(de)祭祀活动,从一定程度上(shang)记录(lu)着古人的(de)生活。同(tong)时,这些习俗(su)反(fan)过来又揭示了(le)这些字(zi)(zi)(zi)的(de)产生缘由,丰富着汉(han)字(zi)(zi)(zi)的(de)意义。从现存的(de)“示”部字(zi)(zi)(zi)来看,大(da)多(duo)与祈福(fu)祭祀有(you)关(guan),足以说(shuo)明上(shang)古祭祀习俗(su)对(dui)(dui)“示”部字(zi)(zi)(zi)的(de)深远影响。
A.根(gen)据短(duan)文内容(rong),在下面的横线上续(xu)写(xie)句子(zi)。(提示:明确句首(shou)位(wei)置;把握短(duan)文层次;思考喻体(ti)特征;表(biao)述具体(ti)有效。)(2分)
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 它__________ __________ 。
B.我也来“说文解(jie)字”:阅读材料,调动联想,在横线(xian)上填(tian)空。(1分)
福,在甲骨文中右上角是“示”,即古代放祭品的灵石台,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金文中的“福”,“畐”是个大肚酒壶。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很丰满的人,有福相的人,从而将“福”引申为富贵。后来,许多学者认为福不再是“酒肉上的满足” ,而是右边有了“一口田”,事事顺心当然就有了福。现代人对福的解释是幸福、福气。有人说 “福”字的右边,“一”代表房屋的梁;“口”代表_______ ;“田(tian)”代表土地(di)。
5.名著阅(yue)读。(共4分)
_A 曰:“昔日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_ B ,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 _C 之(zhi)时,还能记(ji)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zhong)。将(jiang)军深明(ming)《春秋》,岂不(bu)知庾公之(zhi)斯追(zhui)子濯孺子之(zhi)事乎?”A是(shi)个(ge)义重(zhong)如山之(zhi)人,想(xiang)起(qi)当日操许多恩义,如何不(bu)动心(xin)?又见曹军惶惶,皆欲(yu)垂泪(lei),一发心(xin)中不(bu)忍。于是(shi)把马头勒回,谓(wei)众(zhong)军曰:“四散摆(bai)开(kai)。”这个(ge)分明(ming)是(shi)放(fang)曹操的(de)意思。操便(bian)和众(zhong)将(jiang)一齐(qi)冲将(jiang)过去。
A.这段文字所讲述的故事是(10字以内)(1分)
|
|
|
|
|
|
|
|
|
|
B.二(er)选一(yi)(若(ruo)两个都答(da),按第一(yi)个计(ji)分)(3分)
①你可以根据《三国演义》前(qian)后情节的内(nei)容推知本文(wen)空缺(que),请填(tian)写如下:
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_____ , B处的人物是指 _____ ,C处情节应该是_______ 。
②阅读选文,结合《三国演义》的其他情(qing)节(jie),大(da)胆融入自己的独特体会,说(shuo)(shuo)说(shuo)(shuo)A这样做是否正(zheng)确,并说(shuo)(shuo)明原因(yin)。
二、古(gu)诗文阅(yue)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lou)兰:这里泛指(zhi)侵扰西北(bei)的敌人。
6.这首诗(shi)表(biao)达(da)了诗(shi)人(ren)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请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_ ( 2分 )
A. 首联(lian)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xia)”,极写边地苦(ku)寒。
B. 颔联写战士(shi)听(ting)笛子(zi)吹着折杨柳(liu)的(de)曲调,去寻觅杨柳(liu)青青的(de)春天愉悦的(de)心情。
C. 颈(jing)联“宵眠(mian)抱(bao)玉(yu)鞍”一句(ju)中(zhong),用“抱(bao)” 字生动地写出了(le)将士们无心睡眠(mian)怀抱(bao)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
D. 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