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上·第五章
孟子(zi)曰(yue):“尊(zun)贤(xian)使能,俊(jun)杰在位,则(ze)天下之(zhi)士(shi),皆悦而愿立於(wu)其朝矣。
“市廛而不征,法(fa)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jie)悦而愿(yuan)藏(zang)於其市矣(yi)。
“关,讥而(er)(er)不征,则天(tian)下之旅,皆悦而(er)(er)愿出於其(qi)路矣(yi)。
“耕者,助而(er)不税,则天(tian)下之农(nong),皆悦而(er)愿耕於(wu)其野矣(yi)。
“廛,无夫里之(zhi)布,则天下之(zhi)民,皆悦而愿为(wei)之(zhi)氓矣。
“信能行此五者(zhe),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fu)母矣。率其子弟(di),攻其父(fu)母,
自(zi)生民以(yi)来,未(wei)有能(neng)济者也。如此,则无敌於天下。无敌於天下者,天吏也。
然而不(bu)王者(zhe),未之有也。”
公孙丑上·第六章
孟子(zi)曰:“人(ren)皆有不忍人(ren)之心。
“先王(wang)有不(bu)忍人(ren)(ren)之心,斯有不(bu)忍人(ren)(ren)之政矣。以不(bu)忍人(ren)(ren)之心,行不(bu)忍人(ren)(ren)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yi)谓人(ren)(ren)皆有不忍人(ren)(ren)之(zhi)心者:今(jin)人(ren)(ren)作见孺子将入(ru)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zhi)心;
非所以(yi)内交於孺(ru)子(zi)之(zhi)父母也(ye),非所以(yi)要誉於乡党(dang)朋友也(ye),非恶(e)其(qi)声而然也(ye)。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ren)也(ye);无羞恶(e)之心,非人(ren)也(ye);无辞让之心,非人(ren)也(ye);
无是非之心,非人(ren)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ye)(ye);羞恶之心,义之端也(ye)(ye);辞让之心,礼之端也(ye)(ye);
是非之(zhi)心,智(zhi)之(zhi)端也。
“人之有(you)是(shi)四(si)(si)(si)端也,犹其有(you)四(si)(si)(si)体(ti)也。有(you)是(shi)四(si)(si)(si)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zhe),贼其君者(zhe)也。
“凡有四端於我(wo)者,知皆扩而充之矣(yi)。若火之始然(ran),泉(quan)之始达。
□能充(chong)之,足(zu)以保四海;□不充(chong)之,不足(zu)以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