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珠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业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
1.(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yu)》曾(ceng)在(zai)08年中考出现(xian)过默写,今年再次出现(xian)。
(2)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木兰诗(shi)》曾在(zai)07年中考出(chu)现过默写,今年再(zai)次出(chu)现。
(3)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shang)使人(ren)愁《黄鹤楼(lou)》曾在04年(nian)中考出现(xian)过默写,今年(nian)再(zai)次(ci)出现(xian)
(4)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从未考过
(5)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春(chun)望(wang)》曾在06年(nian)中考出(chu)(chu)现过默写,今年(nian)再(zai)次出(chu)(chu)现
(错(cuo)、漏、多1字均扣(kou)0.5分,扣(kou)完(wan)该小题分值(zhi)为止)
从(cong)以上可以看出,默(mo)写(xie)必须39首都过(guo)(guo)关。不(bu)管(guan)以前有(you)(you)无考过(guo)(guo),均应先(xian)扎实完成。出题者(zhe)有(you)(you)时就是(shi)要与你过(guo)(guo)不(bu)去(qu)。我在(zai)复习末(mo)段,曾用了四天时间(jian)(jian)叫学生(sheng)重点背(bei)诵去(qu)除近几年考试的内(nei)容。幸(xing)亏时间(jian)(jian)不(bu)长。
2.B C
这道(dao)题(ti)并不(bu)(bu)难,有了(le)一定基础(chu),凭(ping)感觉就可搞定。B的(de)(de)“方”,前者(zhe)为(wei)名(ming)词,后者(zhe)为(wei)动(dong)词;C的(de)(de)“观”前者(zhe)为(wei)动(dong)词,后者(zhe)为(wei)名(ming)词。连词性都不(bu)(bu)同,还要(yao)再花时间吗?这四分(fen)实在太好拿了(le)。相信这道(dao)题(ti)的(de)(de)得分(fen)率会很高。需要(yao)注意的(de)(de)是(shi),这道(dao)题(ti)是(shi)对(dui)一项(xiang)得2分(fen),不(bu)(bu)是(shi)全对(dui)才得分(fen)。所(suo)以,考生要(yao)大胆(dan)填(tian)上两个答(da)案。即(ji)使是(shi)猜也不(bu)(bu)吃亏。
3.空旷煎熬
相信这道题(ti)得分率也会(hui)很(hen)高的。“熬”字可能会(hui)有部分考(kao)生无法写出(chu)。这类题(ti),完全靠(kao)平时的积累,老师是无法在复(fu)习阶段(duan)进行突破(po)的。
4.提示:内容上,应是写外界的严酷条件而不屈服;格式上,应都有“把它们”。各得1分。
5.提示:这道题并不难,但它的好处是,打击平时答题追求“精练”者。没有文采的考生在这里少拿点分是应该的。可能会有个别考生耍个性,把原文段稍作改动以作答案,对这类考生,建议评分员不必留情面。
提醒一下,下面的答案不得分:寂寥、肆虐、凝聚几个词我都不懂。
6.提示:主要是三点:可以介绍你所看到的一些不良广告;不良广告有什么危害;怎样解决不良广告的问题等。下面的回答不得分: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太虚了);内容要丰富(无实在东西);墙报版面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特点(看清楚,是“内容”)。
7.提示:这道题能否得分,要看你的态度,平时类似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它照顾了不同层面的考生。
8.提示:这道3分的题目,要点有三:一、语体,写上“您好”,这是最简单的格式指向;二、指出问题并解释(违法);三、明确提出停播要求。以上各得1分。
对于第2题,我们复习的时间可能要多些,复习时,完全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把一些常见的复习一遍,让学生有所感悟,做这类题就较自如了。文言语法、通假等应专题复习。更重要的是,后面的古文阅读更需要。
第3至第8题是很难复习的,它随时都有可能改变,如果想应急,不妨找两节课来个专题就够了(不过,选例可要花上足够时间;如果将就,找本复习资料应付应付也行吧)。
二、阅(yue)读
(一)
9.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10.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11.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二(er))
12.提示:答这类题目时最好正反面都写上。正面:强调尽可能少用;反面:去掉“尽量”……与事实不符。最后,最好写上:加上“尽量”使表达准确、严密。这类题目在早几年较流行,现在已很少出现了。
13.提示:这道题太简单,把第六、第八段进行综合就行了(见红色字部分),甚至,懒些的,就干脆抄上。我弄不清楚,为什么这道题居然是4分。太高了。
14.提示:在网上找了一下,原标题是:《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
这道题的分值是4分,改卷的老师可要费神了。如果是平时的考试,最好不要赋4分值,评卷不好把握。
(三)
15.提示:如果你写上了“铺垫”二字,恭喜你,你答对了。如果你答“为下文写寻石作铺垫”,那么你应得更高分。而如果你还写上了:“以抓白定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要加分吗?
16.提示:答题时有两点要考虑:一是引用原文,否则无以分析;二是效果。
以下是我的参考答案:
A 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答这道题我用时超过2分钟)
B 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赏析一类的句子,是人的一种直觉,就如我们说某某某很优雅,某某某有阳刚之气一样。我们只能对其相貌、姿势作总的感观描述。音乐也一样,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喜欢的音乐的原因说出不少形容词。语文,就是要去感受美,这一点与数理化不同。一个均衡的人,应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这类题是很能拉分的,我们会注意到,不少人都知道这些句子写得很好,但好在哪里,就是说不出。这同平时的品味以及答题训练有关。4分的题目,一下子就让一些有“语文味”同学得意忘形,令一些得过且过的同学垂头丧气。
17.提示:这道题有不少考生是理解不到位的。原文中也似乎没有太多对“渔人”和“赤脚医生”的描写提示。但细心的考生应会注意到下面两组句子的不同:
第一组:
他问我来这里干什么
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
第二组:
他问我来这里干什么
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
看到了吧?“小女孩”、“小女孩”、“这么早”、“这么远”。为什么要加这些字?作者的语言表达功力在这里得到了极好体现。他几乎不动声色就把成年人的关心表达出来了。妙!
所以,石头传说的作用,是成年人含蓄地把对小女孩的担心巧妙的说出来,说得不动声色。
以下是我的答案,我尽量写具体些:
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18.提示:如果看不出这篇文章的主题,这4分丢定了。它和第17题是最难的两道题。
答这道题,同样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联系原文,二是理解其思想感情(各占2分)。
以下是我的理解,供各位答题参考:
无知者无畏。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四)
19.提示:如果只写外祖父很后悔打了“我”,这理解是不完整、不恰当的。且听我说。
这是一个名著阅读文段。名著阅读文段本来就是要求你对原文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上面提供的文段的理解来答题。
如果没有读过原文而只根据上段理解,那么,“后悔”说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你读过原文,你就会对外祖父产生怨恨的基本印象。在这里,外祖父并不是后悔,他有他的“哲学”。他已经习惯于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在他看来,自己身世多舛,童年的经历让他已经习惯于打人了,他不会因打了阿廖沙就痛改前非的;他的教育方法就是打。
所以,外祖父的目的,一是为了安慰“我”,叫“我”不必太伤心;二是希望“我”理解他的举动,叫我不要记恨,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三是他的打是有道理的,他要警告我。
有一点是要说明的,文中“我”这时是了解到了更多外祖父的身世,对他表示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外祖父来这里的目的。
20.提示:
一、先答总体的:残暴、慈爱。
二、对“残暴”具体化:教育不得法(待人)。注意,要联系原著(或上文段)情节。
三、对“慈爱”具体化:教我读书、上文有“轻轻靠着”等。再提醒,一定要联系原文。
此外,写他专横等亦可。
21.提示:这是一道挺有创意的半命题作文。一个标题填两处,这我还是第一次见。常见的是没有第二条横线。不过,加上第二条横线后,我有自己的看法。从正面的角度来看,题目更具体了,略增加了考生的审题难度,有利于产生区分度。从反面的角度来看,第二条横线使题目欠含蓄,有点多余。
从文体的角度来看,要求写记叙文。这怎么理解呢?高考是偏重于议论文的,中考则相反。我们中考出题时要避免要求只能写议论文,但可以要求只写记叙文。设置这样的平台有利于考生最大限度发挥写作水平。
要求部分的第一点其实是提示,它能使考生思维活跃起来。我想,大部分考生过去应该写过类似的。可以写亲情、写与人相处、写想象作文。下面的链接,有相当一部分作文,只要稍作改动,就与本题吻合。
附加题>
1.提示:课外文言文阅读赋分从严。文段较为复杂,其难度比课本所选的大,目的是拉开档次。这两个词语的解释,是让少部分考生拿分的。第一个,“延”,这个词是得分应是少数,我们在《桃花源记》里学过: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的意思。由于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不高,很多考生已记不起来。第二个,“速”,这个词在初中是没有学过的,要求根据前后文进行推测,答案是“邀请”。相信这个词的解释得分率更低。
2.答案: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中考评分是: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断句的诀窍在于:一、通读大意;二、将邻近最相关词语先连起(qi)来。
下面的几组应(ying)是(shi)先找到的:说(shuo)(张说(shuo))拜谢 约(yue)客(ke) 兵部侍郎(lang)陈良祐
其中的“约客”与(yu)“客至(zhi)”之间应先分开,变成:
说拜谢 退而约客 客至期毕集独 兵部侍郎陈良祐 不至说殊不平
第二步:弄清(qing):“不至(zhi)说(shuo)殊不平(ping)”的(de)断(duan)句。“说(shuo)殊不平(ping)”是可以先断(duan)开的(de),这样,“不至(zhi)”与前(qian)面的(de)“兵部(bu)侍(shi)郎陈(chen)良祐”连起(qi)来(lai),变成“兵部(bu)侍(shi)郎陈(chen)良祐不至(zhi)”。
第三步(最难的一步):客至期毕(bi)集(ji)独。
这有两种的(de)连法:一、客至期 毕集;二、客至期毕集。我们会(hui)发(fa)现(xian),“独”字很(hen)别扭,这时,如(ru)果把它分(fen)到后(hou)面去,与(yu)“兵部侍(shi)郎陈良祐不(bu)至”很(hen)通(tong)顺。
“客(ke)至期毕集”这五个字,按其基本意(yi)思,我们(men)是(shi)可以(yi)推测(ce)大意(yi)的:客(ke)人到(dao)(dao)了、客(ke)人到(dao)(dao)了约定(ding)的时(shi)间、客(ke)人到(dao)(dao)了约定(ding)的时(shi)间,(他们(men))全部聚在了一起。
3.提示:“用事”并非褒义(权贵而耍性子);张说这个人两次上奏,是因为陈良祐未到,“用事”的张说内心不快,想皇帝惩罚他。
这道题难就难在,文中并没有刻画良祐,我们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张说时所用的“用事”一词作推测。由于文中还有其它的一些地方的干扰(如“小黄门”、“卜夜”,均未注解),知道“用事”一词是理解的关键词的不多。
4.看不惯陈良祐“用事”,不畏权势。
【参考译文】
淳熙年间,张说很有权势,担任都承旨的职务。有一天,张说上奏说想要宴请各位侍从。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说:“我要赐酒肴为你助兴。”张说拜谢。回去后就约请客人,到了日期,客人们全都到了,只有兵部侍郎陈良祐没到,张说很不高兴。不久,中使带着皇帝恩赐的美酒佳肴到了,张说上表感谢皇帝,趁机附带上奏说:“我原本奉了圣旨,而后才敢邀请客人的,唯独陈良祐不到,他这样做违背了皇帝的旨意。”(中使)上奏后,皇帝回头对小黄门说:“张说的宴会还没散吧?”小黄门回答说:“他既然是奉旨请客,一定会通宵达旦的。”皇帝就命令再次赐酒肴给张说。张说十分高兴,又趁机附带上奏说:“我多次召请陈良祐,他终究不肯来。”天快要亮的时候,忽然听到报告说皇帝任命陈良祐担任谏议大夫。客人们正在尽情欢乐,听说了这件事,都怅然失意地散去。
与往年(nian)相比(bi),今年(nian)的试(shi)题(ti),理(li)(li)解性的题(ti)目比(bi)例增高了。这有(you)利于两种人:一、养成好习惯(guan),能(neng)一口气卒读并掌控全文的考(kao)(kao)生;二、本(ben)身理(li)(li)解能(neng)力较(jiao)强的考(kao)(kao)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