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

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爱上海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经典名著

唐诗三百首在线阅读

[移动版] 经典名著

卷一、五言古诗  卷二、五言乐府  卷三、七言古诗  卷四、七言乐府  卷五、五言律诗  卷六、七言律诗
卷七、七言乐府  卷八、五言绝句  卷九、五言乐府  卷十、七言绝句  卷十一、七言乐府

 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

  【评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见诗人风度。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作者: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解】

  1、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2、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3、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韵译】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

  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

  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

  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

  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

  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评析】

  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

  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

  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2、黾勉:殷勤。

  3、契:惬合。

  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韵译】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

  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

  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

  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

  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

  松涛声声随风送进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

  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

  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

  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

  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解】

  1、际夜:至夜。

  2、潭烟:水气。

  3、弥漫:渺茫。

  【韵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

  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

  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

  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

  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

  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评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解】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

  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

  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

  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

  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作者: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注解】

  1、突兀:高耸。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宫馆:宫阙。

  4、净理:佛理。

  5、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阅读本文的读者还读了

请你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随机推荐
古代经典悼词 柳宗元《吊屈原文
古人学对联声韵启蒙(全)
太平经在线阅读
《论语·阳货第十七》原文、注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原文、注释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杨慎《韬晦术》全文在线阅读
曾国藩《戒子书》原文与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韩非子·初见秦原文与翻译
���Ϻ�ͬ�ǶԶ���,���Ϻ�ͬ����̳,���Ϻ�ͬ�ǽ�������ɣ����,�Ϻ�Ʒ����,�����������Ϻ����屦���Լ�,�Ϻ���԰�Լ���,�Ϻ���ǧ��419 �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