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

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爱上海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翻译

朱熹简介

[移动版] 作者:gaotian_009

朱熹简介

阿盐整理

朱(zhu)熹(1130~1200),字(zi)元晦,又字(zi)仲砖(zhuan),号(hao)晦庵。南宋人(ren)(ren)。宋代著名理(li)学家(jia)和教(jiao)育家(jia),理(li)学的集大成者,诗人(ren)(ren)、哲学家(jia)。祖籍徽(hui)州婺(wu)源(今属江西婺(wu)源县),生(sheng)于(yu)福(fu)建(jian)南剑(jian)(今福(fu)建(jian)南坪)龙溪县。

主要著作有《伊洛渊源录》、《四书章句集注》、《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及后(hou)人(ren)编纂的(de)《朱(zhu)(zhu)子语类》、《朱(zhu)(zhu)文公集(ji)》等。

朱熹认(ren)为(wei)在超现(xian)实、超社会(hui)之上存(cun)在一(yi)种标准,它是人们(men)一(yi)切(qie)行为(wei)的标准,即“天(tian)理(li)”。只有去发现(xian)(格物(wu)穷理(li))和遵循天(tian)理(li),才是真(zhen)、善(shan)、美(mei)。而破坏这(zhei)种真(zhen)、善(shan)、美(mei)的是“人欲(yu)”。因(yin)此,他提(ti)出“存(cun)在理(li),灭人欲(yu)”。这(zhei)就是朱熹客观唯心(xin)主义思(si)想的核(he)心(xin)。

朱(zhu)熹的(de)一生志在树(shu)立理(li)学,使之(zhi)成为统治思想(xiang)。但因理(li)学初出,影响不(bu)深。同时,朱(zhu)熹在官场(chang)上因品(pin)性(xing)耿(geng)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zhu)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de)结局(ju)。

生平简介:

父亲朱松是(shi)岳飞、秦(qin)桧同时人,曾(ceng)得充福建政和县(xian)尉小官(guan),携全家赴任(ren),后(hou)调(diao)任(ren)尤溪县(xian)尉。

宋高宗建炎四年(nian)(nian)(1130年(nian)(nian))朱(zhu)熹出(chu)(chu)生于(yu)尤溪,降世不久,其(qi)父升任朝廷秘书(shu)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gui)主和(he),被逐出(chu)(chu)朝廷。

朱(zhu)松回到福建(jian)建(jian)阳家中(zhong)。建(jian)阳近邻有(you)个南(nan)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nan)方的传播中(zhong)心(xin),朱(zhu)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dang)地道学家交往甚密。朱(zhu)熹随父在建(jian)阳度过(guo)了(le)他的童年,这种环境(jing)对朱(zhu)熹的一生(sheng)有(you)着深刻(ke)的影响。

朱(zhu)熹受教于父(fu),聪(cong)明(ming)过人。4岁时其父(fu)指(zhi)天(tian)说(shuo):“这(zhei)是天(tian)。”朱(zhu)熹则(ze)问:“天(tian)上有何物?”其父(fu)大惊。

8岁时他便能读懂《孝经》,在(zai)书题字自勉曰(yue):“苦不(bu)如此,便不(bu)成人。”

绍兴十七年(1147年),18岁的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jiu)是以佛学(xue)禅(shan)宗(zong)的学(xue)说被录(lu)取的。主(zhu)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yi)后生,三策皆(jie)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的(de)朱熹考中进士,开始(shi)仕途生(sheng)涯。

绍(shao)兴二十(shi)年(1150年),20岁(sui)的朱熹,在(zai)中(zhong)进士不(bu)久回故(gu)乡扫墓,表达对家(jia)乡的怀念。

30岁,朱(zhu)熹拜著名(ming)道学家、程颐(yi)的再传弟子(zi)李侗为(wei)师,从此,朱(zhu)熹潜心(xin)道学,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ke)观唯心(xin)主(zhu)义思想——理学。

绍兴三十(shi)一年(1161年)秋,金兵南(nan)进(jin),高宗准备出(chu)海南(nan)逃被劝阻(zu)。不(bu)久宋(song)军(jun)击溃金兵,朱熹听闻写诗庆贺(he)并致信军(jun)事大臣,指出(chu)必须乘(cheng)胜出(chu)击,进(jin)击中原。

不久孝宗继位,起用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冤(yuan)案,贬(bian)退了(le)秦桧党人。朱熹上奏(zou)孝(xiao)宗,提了(le)三(san)项建议(yi):(一)讲(jiang)求格物(wu)致知之学;(二)罢(ba)黜和(he)议(yi);(三(san))任用贤(xian)能。这一奏(zou)章使朱熹得幸(xing)被(bei)召(zhao)。

朱(zhu)熹(xi)(xi)赶至(zhi)杭州时,值宋军失(shi)利,朝廷议和,朱(zhu)熹(xi)(xi)强烈反(fan)对,在孝宗接见(jian)时连上几道奏章,孝宗有感(gan)朱(zhu)熹(xi)(xi)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

朱熹(xi)面见张(zhang)浚,提出(chu)北伐中原的具体想(xiang)法。但(dan)(dan)不(bu)久张(zhang)浚罢(ba)相,出(chu)任外地,病(bing)死(si)途中。朱熹(xi)专程赶至(zhi)豫章(今南昌(chang))哭灵,痛惜抗(kang)金受(shou)挫。此时朝廷内主(zhu)和派势力猖(chang)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xi)对此忧心(xin)如(ru)焚,但(dan)(dan)难有所为。

1164年隆兴和(he)议,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he),朱熹(xi)便一头钻进(jin)理学(xue)中去了。他(ta)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da)量的道学(xue)书籍,并从(cong)事(shi)讲学(xue)活动(dong),生(sheng)徒盈门。这一期间他(ta)对朝廷屡诏不(bu)应。

淳熙(xi)三年(nian)(1176年(nian))三月(yue)春(chun),朱熹四(si)十七岁,再次回故乡(xiang)扫(sao)墓并讲学,并写诗寄托乡(xiang)思。

淳(chun)熙(xi)三年(1176年),47岁的朱(zhu)(zhu)熹与当时著名(ming)学(xue)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dan)陆属主观唯心(xin)论(lun),他认(ren)为(wei)人们(men)心(xin)中先天存在着真(zhen)、善、美,主张(zhang)“发明本心(xin)”,即要求人们(men)自己在心(xin)中去发现真(zhen)、善、美,达到(dao)自我完善。这(zhei)与朱(zhu)(zhu)的客观唯心(xin)说的主张(zhang)不同。因此(ci),二(er)人辩论(lun)争(zheng)持,以至(zhi)互相嘲讽,不欢而(er)散。这(zhei)就(jiu)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ming)的“鹅湖会”。从此(ci)有了“理学(xue)”与“心(xin)学(xue)”两大派别。

1178年朱(zhu)熹(xi)东(dong)山(shan)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ru)仕,却(que)未忘自(zi)己的学者身份。在(zai)庐山(shan)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jian)立“白鹿洞书(shu)院(yuan)”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书(shu)院(yuan)后来成为我(wo)国著名的四大书(shu)院(yuan)之一。

1181年8月浙(zhe)东(dong)饥荒,朱(zhu)熹由宰相王(wang)淮推(tui)荐任提举两浙(zhe)东(dong)路常平茶盐(yan)公事。途经杭州,入(ru)对七(qi)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wei)服下(xia)访,调(diao)查(cha)时弊和贪(tan)官污吏的劣迹(ji),弹劾了一批贪(tan)官以(yi)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wang)淮等人(ren)。于是,王(wang)淮指(zhi)使人(ren)上书(shu)抨击理(li)学,斥(chi)其为“伪学”,朱(zhu)熹被(bei)解职回(hui)乡。 

1181年,51岁朱熹解职回乡后,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学习儒家经典。此时,他编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统称 “四书”,成为(wei)科举教科书。

查看更多朱熹 简介资料
随机推荐
ͬ�ǿ��500�Ȳ�,ͬ��Լ450Ԫһ���ֽ�,ͬ��Լ��ƽ̨�߶�˽������,�߶�˽���������,�߶�˽����������Ϻ����屦���Լ�,�Ϻ���԰�Լ���,�Ϻ���ǧ��419 �Լ�ȫ���ս�ͬ��΢�ŵ绰����,�Ϻ��߶˺Ȳ���̳,�Ϻ�Ʒ�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