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文故事】
施耐庵趣事
1、明朝初年的一天,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游玩,正遇见一个恶霸在强夺农夫的茶园。他十分气愤地赶上前去阻止。恶霸见来人理直气壮,只好偷偷地溜了。可是事后,恶霸打听到来人的住处后,便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围住施耐庵的居所。施耐庵见此情景,只是微微冷笑,便坦然自若地迈出了门。打手们见他赤手空拳,便一哄而上。其中一个黑脸大汉,手举根铁棒挟着风声朝施耐庵的头顶劈来。施耐庵侧身摆头,一个“顺风扯旗”,让过了棒锋,双手就抓住了铁棒,同时飞起右脚,正好踢在大汉的小腹上,那家伙便滚出一丈多远。施耐庵舞起夺来的铁棒,一阵旋风般的横扫,吓得那帮家伙四处逃窜。
2、有一年的元宵节,施耐庵上街观花灯。忽然看见一个恶少在街尾侮辱一名妇女。他怒火顿起,用右手将那家伙提起,尔后象摔死狗似的将他摔在地上。恶少吓得连连磕头求饶,施耐庵这才饶了他。谁知第二天,那家伙纠集了七八个无赖前来报复。施耐庵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粗绳,让无赖们用绳子拴住他的双腿,然后叫他们用力拉。可是,尽管他们一个个累得脸红脖子粗,施耐庵的双脚像生了根,纹丝不动。接着,他取出铁棒,一记“乌龙摆尾”,便将身旁的一棵大杨树“咔嚓”一声打断。无赖们见他有如此功力,才知道是遇上了高手,个个叩头认输了。后来,施耐庵在写《水浒》时,还将这段亲身经历融进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降伏众泼皮的情节?传说,元朝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担任杭州钱塘县郡官职的施耐庵,不愿巴结权贵,更不愿搜刮百姓,毅然学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气节,回到老家苏州隐居。他一面设立私塾教书谋生,一面便着手创作《
水浒传》。
??3、一天,有个姓罗的商人,因仰慕施耐庵的情操和才学,特地从家乡山西太原将儿子罗贯中带来投师求教。施耐庵有一个怪脾气,他接收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决不是有钱就来者不拒。对每个要求入学的少年儿童,他总要考查一番,以定取舍。
??且说施耐庵打量了一下罗贯中,见他约有十四岁模样,生得眉清目秀,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已有三分欢喜。可心里思忖着,不知他肚里有没有货色,便口吟一首词,作为考题,叫他回答:“云落不因夫雨,吹残岂藉东风。结成一朵自然红,费尽功夫怎种?有蕊难藏粉蝶,生花不惹游蜂。夜阑人静画堂中,曾伴玉人春梦。”
??罗贯中听罢,微微一笑,他从小熟读唐诗宋词,此词的词意岂能不知? 他本想迳直说出这是首咏物词,但又怕施老先生怪他过于锋芒外露,话到嘴边又回喉咙,拱拱手,转口笑道:“尊敬的老师,学生也献上一两句诗,就以此作为答案,望先生裁决。”说完,朗声吟咏道:“白蛇游过清水塘,一朵莲岸上。”
??施耐庵听,连连喝彩:“好好好,孺子不可欺,孺子大可教!”
??他俩这么诗来词往,说话十分投机,倒把那位冷落在一旁的罗父搞得呆若木鸡,他惊疑地询问儿子:“中儿,你们在搞什么名堂啊?”
??罗贯中只得答道:“施先生考我一个词谜,叫我说出谜底。”
??“什么谜底呢?”
??“我作了两句诗,暗指了那东西。”
??罗贯中朝画堂书案上那盏搁放着白色灯芯草的油碟一指。
??“油灯?”罗父更为惊疑了。
??施耐庵朗声大笑,连声说:“令郎聪颖非凡,灵巧绝伦,我决定收下他作我的徒弟。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罗贯中也成了一位文坛大家,像他的老师写出《
水浒传》一样,写出了名垂千古的《
三国演义》。
中去了呢。
4、话说明朝时候有个姓刘的财主,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刘文,老二刘武,老三刘斌。
刘老财望子成龙心切,听说著名小说家施公施耐庵大人就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县城里,便让三个儿子打点行装前去拜师学艺。
施公见了刘家这三条汉子就说,想跟我求学不难,但我要先考考你们,看看谁够聪明,我就收谁做学生。
说罢,施公给三个孩子每人发了一张卷子,卷子上写道:“一女牵牛过独桥,夕阳落在方井上。”
接到卷子后,老大磨墨挥毫做文章,老二摇头晃脑赋诗文,老三一动不动坐桌旁。不多久,施公命人来收考卷,老三这才提笔在卷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算是交了张“白卷”。
结果,施耐庵反倒只收了老三刘斌当学生。
请猜一猜,施公凭什么认为刘斌最聪明?
“姓”字拆开,就是女,牛,一。
“名”字拆开,是一个夕字,即夕阳,落在一个口字上面,口是方井的样子。
【课文正解】
景物细节造英雄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讲述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一开始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的故事。
全文以林冲的思想变化为线索,通过情节、景物描写和细节来表现林冲由逆来顺受到随遇而安到大怒杀敌到逼上梁山的思想性格变化过程。
在文中,精彩绝伦的风雪描写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雪正下得紧”中的“紧”,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垂着一颗心。
另外,“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等词语从侧面衬托了风雪,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
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
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个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将火炭盖着了,取毡笠子戴上。
表现出他谨慎小心的性格,同时也说明他是准备安心地在草料场度过他的流放生活的,这就表现了他的随遇而安的一面。
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他掇石头靠住庙门。
这无疑为下文写陆谦等三人进不了庙埋下了伏笔。
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
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
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
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由此可见,景物和细节造就了林冲这一经典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