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习(xi)儒之狐 》“相传魏环极(ji)先生尝读书山(shan)寺(si)”原文与翻译
相传魏环极先生尝读书山寺,凡笔墨几榻之类,不待拂拭,自然无尘。相传魏象(xiang)枢(shu)先生曾在(zai)山寺中读书,凡是(shi)笔墨几榻之类(lei),不用擦拭,便(bian)自然没有(you)灰(hui)尘。
初不为意,后稍稍怪之。开始时他(ta)不以为意,后来才感到有些奇(qi)怪。
一日晚归,门尚未启,闻室中窸窣有声;一天晚上(shang)回(hui)来(lai),门还没有(you)开(kai),却听(ting)见屋里有(you)声。
从隙窃觇,见一人方整饬书案。骤入掩之,其人瞥穿后窗去。他(ta)从(cong)门(men)缝往里看,发现一个人正在整(zheng)理书桌,他(ta)突然(ran)冲进去,那(nei)人倏然(ran)穿(chuan)窗(chuang)而出。
急呼令近,其人遂拱立窗外,意甚恭谨。魏环极急忙叫他(ta)回来,那人便(bian)拱手站(zhan)在窗外(wai),表情极恭谨。
问:“汝何怪?”魏问:“你是什么(me)怪(guai)?”
磬折对曰:“某狐之习儒者也。以公正人,不敢近,然私敬公,故日日窃执仆隶役。幸公勿讶。”那人(ren)弯(wan)腰回答:“我是学习(xi)儒教的狐(hu)狸,因为你是正(zheng)人(ren)君子(zi),不(bu)敢靠近你,但是心中敬(jing)重你,所以天天偷着给你做仆人(ren)应(ying)该做的事,请不(bu)要吃惊(jing)。”
先生隔窗与语,甚有理致。魏隔(ge)着窗户和他说话,对方谈吐很有学问。
自是虽不敢入室,然遇先生不甚避,先生亦时时与言。从此虽然(ran)(ran)不敢进(jin)入屋里,然(ran)(ran)而(er)有时遇(yu)到(dao)魏也不再害怕(pa)回避(bi),魏先生也经常与他交谈(tan)。
一日,偶问:“汝视我能作圣贤乎?”有一天,魏偶然问:“你看(kan)我能当圣贤么?”
曰:“公所讲者道学,与圣贤各一事也。狐狸说:“你讲(jiang)习的(de)是道学(xue),和儒家圣贤是两回事。
圣贤依乎中庸,以实心励实行,以实学求实用。圣贤的(de)依据(ju)是中(zhong)庸,以实(shi)心实(shi)意(yi)来(lai)激励(li)实(shi)际行为,以真实(shi)的(de)学问来(lai)求得实(shi)际运(yun)用。
道学则务语精微,先理气,后彝伦,道学则讲求精微,首先重视理、气,其次才讲人伦(lun)道德。
尊性命,薄事功,重视性命,轻(qing)视事业和(he)功绩。
其用意已稍别。其宗(zong)旨,已(yi)和圣贤(xian)之道(dao)有些(xie)不同(tong)了。
圣贤之于心,有是非心,无彼我心;有诱导心,无苛刻心。圣贤对于人,有是(shi)非(fei)心,没有彼此之心;有诱(you)导心,没有苛(ke)刻(ke)心。
道学则各立门户,不能不争,道学则各立门派,因此就(jiu)不能(neng)不相争(zheng)。
既已相争,不能不巧诋以求胜。既然已经(jing)相争,不能(neng)不相互诋(di)毁(hui)以压倒对方。
以是意见,生种种作用,遂不尽可令孔孟见矣,由此种(zhong)种(zhong),造成(cheng)种(zhong)种(zhong)后果,于(yu)是有许(xu)多东西就见不得(de)孔孟(meng)了。
公刚大之气,正直之情,实可质鬼神而不愧,所以敬公者在此。先生(sheng)宏大的(de)气魄,正直(zhi)的(de)性(xing)情,可以(yi)面对(dui)鬼(gui)神而无愧,我敬重你(ni)的(de)原(yuan)因(yin)就在这(zhei)儿。
公率其本性,为圣为贤亦在此。先生言行正大出自(zi)本(ben)性,这也(ye)是当(dang)圣贤的条(tiao)件。
若公所讲,则固各自一事,非下愚之所知也。”至于先生(sheng)所讲习的学说,则是另外一(yi)回事(shi),我这(zhei)个愚(yu)昧(mei)的人(ren)就说不好了(le)。”
公默然遣之。魏先生(sheng)默(mo)默(mo)地打发狐狸走了。
后以语门人曰:“是盖因明季党祸,有激而言,非笃论也。后来他和门生讲起这(zhei)(zhei)事,说:“因为有(you)明代(dai)的(de)党祸(明代(dai)晚期(qi)党派之争造成的(de)灾难),狐狸有(you)所感触才说了这(zhei)(zhei)番(fan)话。这(zhei)(zhei)个评(ping)论并不公正中肯。
然其抉摘情伪。固可警世之讲学者。”然(ran)(ran)而他揭露某些人(ren)的真实心理,剔出虚(xu)假之处,自然(ran)(ran)是(shi)对道学家敲了警钟。”